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0|回复: 1

[原创] 那些菜市场内悲哀的菜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立雪老师的诗歌《身价》

            <>身价

        那个瘦瘦的女人,一进菜市场
        几乎所有的菜
        不约而同,变得安静起来

        最安静的,是刚还活蹦乱跳的鱼
        未等女人靠近
        就把身子侧翻,装着死去

        这些鱼,和其它诸多的菜一样
        都不愿意
        和女人一起,去街边的排档

        它们就想着,能去一些高级酒店
        打扮打扮
        把身价,向上翻一翻

    读立雪老师的这首诗,最开始,我是嘴角上翘,想大笑。忍住了,坚持读完。读完了之后,嘴角的余韵却满是悲哀,只能苦笑。立雪老师自己评价这首诗是现实篇,其实,这哪里现实篇?这分明是世相篇,一幅给世间人刻画到骨子里面了的素描!

    这首诗很简单,一个女人去菜市场买菜,所有待价而沽,欲欲跃试的菜们看到走来的只是一个衣着朴素的女人,就都沉寂了下来,甚至利用装孬装死来回避她的挑选。虽然他们都只是一些任人咀嚼,任人品尝,上不了台面的普通菜类,但是它们也不想跟着她去到大排档。他们只想去那些高级酒店,通过大厨们精心包装后上市,好让自己的身价陡然高大上起来。其实它们自己也明白,一株青菜去到高级酒店,只能是最不起眼的配菜。一条普通的鱼类,去到高级酒店,也不可能高大上起来。它们只有去到面对平民家庭的大排档,才能被当做佳肴美食。但是,尽管如此,它们依然是如此地渴望能够被买去高级酒店。

    这首诗把这个现实的社会中的人心和人性刻画得入骨三分。就拿公务员来说,习大大反腐之前,每次国考,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争抢着寥寥几十个公务员名额,为的是权色名利皆收。现在反腐,油水不好捞了,公务员们个个叫苦连天,说日子过不下去了。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辞职不干。为什么?公务员可是官员,上层社会,精英人物的标志呢。先不说他们能够得到的实际好处,光是公务员这个名称,就让人面子倍增。我一个深圳本土的哥们,费了不少钱不少精力好不容易才考进了公务员系统。喝酒的时候,他说,其实,公务员的那点工资塞他牙缝都不够,只是他不差钱,光家里那几栋楼房每年可收的租金就有好几百万。他进公务员系统,只是为了那个公务员的身份,只要他还是国家公务员,在当地,他和他家人,就会受到尊重和礼遇。我记得,某位美国的名人曾经叹息道:我们国家的精英都选择去经商,教育,科研,或者思考,很少会选择做政客。而中国的精英们都去当官了,连学校也变成了一个个官僚机构,然后被同化,圆滑,世俗,平庸。

    这首诗对社会的影射,不仅仅体现在趋向权势和权利那方面,还在于对名和利的盲从和追逐。因为拍小电影而风靡中国的苍井空火了,她那个小学生水平的书法作品就被炒到了六十万一幅,被疯抢。而曾经的大佬周永康倒了,他在全国各地留下的无数墨宝,就被人毁掉丢弃了。今年上半年,股市红火了。有钱没钱,懂股票不懂股票的人都蜂拥进入了股市。就连那些连曲线图都整不懂的老大爷老大妈都把房子抵押了,准备在股市上一展身手。鲁迅文学奖是文学工作者被官方认可的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每年鲁奖评选,无数会写字不会写字的人都去拼命活动,送金钱,美女,艺术品,甚至是文物给评委,尽管他们自己也不认可自己的作品,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活动,请一些大佬们来为自己包装,摇旗呐喊,最终让自己能够获奖。这不,连我们德高望重的高副主席也承认收了贿选送来的礼物了。

    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国人有两大特性:第一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是盲从于权威和权势的。他们习惯于看热闹,在围观起哄的过程中,盲从于胜利的那方。第二,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也就没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信佛只是为了佛祖保佑自己能够升官发财,信道只是为了自己长命百岁,信儒家只是为了仁义的那件外衣,信法家却又遮遮掩掩,不以法家的教义办事。他们什么都信,其实什么又都不信。所以,他们只能走进立雪老师的这首诗中做那些菜市场悲哀的菜类。


    好了,就立雪老师的这首诗唠叨了半天,最后说点其他的。

    第一、我的这个系列的诗歌随笔,不能当做诗歌评论来读。我写得太随意了,至多只能算是一些诗话。如果当做诗歌评论来读,可能有点偏移主题。其实,也是我自己不想写那些太严肃的东西,写那些东东不好玩。所以各位就勉勉强强当做诗话来读吧。

    第二、立雪老师的诗歌我读过很多,尽管我从来没有给他留下哪怕是一个字的点评。其实,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把白诗歌玩出境界来的诗人。他总是很随意地用生活中的一些小情节小片段来入诗,却又能让你读来入心,这些是很难用技巧来体现的,靠的完全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诗歌的度的把握了。不扯了,各位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诗话很好,符合文墨的范围;
能够从一首小诗,品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读来是这么回事;
称赞推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4-12-30 03: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