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到了,看车的老曹却没来,员工们急着上班,商场门口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得横七竖八到处都是。大家一边聚集在打卡机前打卡上班,一边纷纷抱怨,到下班时接班员工的车子再在外围一停,自己的车不知如何才能“杀出重围”。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足轻重,平时大多数人连正眼都不肯瞧他的人,一旦不在,却会让大家生发出种种的不便,于是大家心里便不由得念叨起老曹的好来。
老曹今年75岁。
一般老头到这个年龄,大多在家颐养天年了,一早拎个鸟笼子,到公园往树上一挂,泡上一杯清茶,三两老友听着鸟儿鸣叫,喝着茶天南海北地闲聊,直到觉得腹中有些饥饿,才拎着鸟儿晃晃悠悠地打道回府,下午睡上一觉,擦把脸,听上一回评书,就又到晚饭时分了。老曹没这个福份,据他说是“做惯了闲不住”。
老曹是山前人,年轻时在无锡的航运公司撑大铁船,五短身材的他风里雨里练就了一身好筋骨,一大把年纪了还是腰不驼、眼不花、耳不聋。现在骑自行车的越来越少,都换上了份量很重的电动车,老人每天要把沉重的电动车排放整齐,员工下班前把他们的车从里边搬出来,让他们都顺顺当当地骑上就走。有时搬车时发现车胎没气了,老人就会拿个打气筒给打足气。看着老人略显费力地搬动那些沉重的车子,让我们这些奔五、奔六的人都自愧不如。
商场门外玻璃橱窗的一个凹处就是老人看车和休息的地方,一张自己钉的粗糙的小木椅,一个热水瓶、一个饭盒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夏天,当人们在空调房里还抱怨着外面的高温酷暑时,老人身穿一件人家送给他的广告衫,头戴一顶旅游公司的遮阳帽在烈日下忙碌,他的避暑设备只是一把广告伞。寒冬,商场里开着空调温暖如春,老人穿一件黑呼呼的棉马夹,黧黑的脸上鼻子冻得通红,还是戴着那顶黑色的遮阳帽在呼啸的北风中忙碌,他不能,也不愿进去哪怕稍微暖一暖身子,因为老人得看着这些车子。
为了识别员工的车,他在每个员工的车架上系上自己带来的彩色晴纶线,几年来,老人对每位员工的车都能认个八九不离十。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外地口音的男青年在开一辆自行车的锁,他认识这车的主人,是商场一个年轻女孩的,便上前盘问,拉着车不让他走,男青年不卖他的帐:“我开我的车,关你什么事!”,老人自然不答应,于是两人争吵起来,看热闹的人围了不少,后来才弄明白,那男青年是那个女孩的男朋友,是女孩让他来拿车的。男青年骂骂咧咧地骑车走了,老人悻悻然嘟嚷着:“早点说啊!现在偷车的太多了!”
我常常纳闷,老人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为了每个月仅600元的报酬吃苦受累呢?在和老人的闲聊中得知,老人每月有1700元退休工资,老伴没有收入,老夫妻育有一子一女,与儿子同住,儿子收入也不高,孙女还在苏州上大学。老曹烟酒不沾,老夫妻俩省吃俭用,平时一家子的生活基本上都由老曹开销。老人是隔天上班,上班的日子要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9点,午饭和晚饭就用家里带的一点剩菜剩饭凑合着吃。不上班的日子就上山捡柴火,说可以省下点煤气钱。
第三天,老人来了,原来他没来上班是因为吃了舍不得丢掉的变质的炒鸡蛋拉肚子了。看着老人有些憔悴的脸,我关切地问他身体怎么样,他乐呵呵地说:“好了好了!有菩萨保佑,睡一觉就好了,昨天我还上山捡山柴呢”。
老人信佛,家里有三个香炉,一个放在半墙上敬天地菩萨山神,一个放在灶台上敬灶神,还有一个放在堂屋的条几上敬祖宗,有时在商场门口捡到些硬板纸,他便卖了钱买香烛。
他告诉我:“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我是一靠菩萨,保佑四季平安身体好,二靠共产党,生老病死有依靠。”
从这位古稀老人憨厚的笑脸上,我看到了“知足”和“感恩”。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涌起了一阵沉甸甸的、酸楚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