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里每把茶壶都有着工匠们的心血,每把茶壶都能流露出自己特有的神韵。紫沙的质量,制壶的流程,烧制的火候,工匠的水平,这一切相关茶壶的组合便派生出茶壶的韵味,派生出一个人爱不释手的玩物。茶壶!茶壶!离茶不为壶!造型再美观的茶壶没有养,没有茶的滋润,根本就出不来茶壶的神韵。 茶壶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脑子里却总飘荡一把人家高人养了几十年茶壶的模样。且不说那茶壶本身的工艺制作的特别讲究,就是茶壶表面那附着的无与伦比的光芒必须叫人叹为观止。茶壶上的视觉效果就色彩而论,必须是老道、醇厚、亮却不张扬。这色彩绝对没有什么人工亮油、石蜡和彩釉的痕迹,全然能感觉到人手的抚慰,茶汤的浇灌,人神的娇宠。 目光收回,细细品位着自己的爱壶,说什么也是感觉一般,说什么都感觉不到这壶还有个什么神韵。茶壶缺少了太多的温润,缺少太多人与壶间的故事,缺少太多耐心的把玩和呵护,缺少人与壶的情感交流。凡任何物件都有自己的灵性,凡任何倾注了人之真感情的物件大都会产生自身的神韵。同样是个茶壶,都往那一放,在韵味上自然就有个比较。就人有心之壶跟无心之壶跟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就象一个智者跟傻瓜根本就没办法去有个比较。 人与壶本就是生活里的一个搭档,人的鉴赏水平与茶壶滋润出的神韵也必须是个搭档。就象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爱情,俗说就是一个缘字。一个土老冒本就没什么文化,更谈不上有什么鉴赏水平。与之为伴的人就是再有水平,知识层次再高,做的事情再周到,生活中再体贴入微,估计是对牛弹琴,根本就拥有不了什么真正的互动,更别说所作所为有个心理上的欣赏,根本谈不上人与人之间能产生风韵的感觉。 人的鉴赏水平有高有低,这直接取决于人自身的修为。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拿出点看家本事,根本就谈不上对什么有个鉴赏。一首曲、一幅画、一笔字、一篇文章、一个人,其中本就存在自己的神韵。如果欣赏的人本就是臭水平,那自然就是看个热闹或是假装自己明白其中的韵味,根本就得不到内心里那种百感交集的真正享受。同样是鉴赏,可在感觉上必须是千差万别,可谓是知音难觅。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真没什么闲工夫去提高自己的鉴赏力。鉴赏力的低下还真是给一些玩闹和混混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人只要胆子大,只要敢忽悠,一夜成个什么名人名星还真不怎么困难。嗓子再破,敢喊就有市场。物件都不能再假了,可就是有人捡‘漏’。哪怕没有任何依据,只要编纂成文字,就能忽悠出一群信徒。至于什么是韵味的存在,那自然要看是什么人去鉴赏。 掏宝在许多人心里是存在的,花钱捡个便宜的心人人都有。于是乎真看好市场的商人就把新东西都给整成又破又旧,还口口声声是个老物件。这人如果把破旧给误认成了神韵,绝对就是个上当受骗的命运。自己根本就没长出个能鉴赏的眼睛,出门不打眼那反到成了新鲜事。提高自身的鉴赏素质跟能欣赏到好东西是同步进行的,下工夫把玩那是对自己和物件都是一种提高。 人眼是能观察到自然中的许多存在,可如果人能看见这些存在里还包含的神韵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了。一个物件或是一个人,如果自身就没什么修为,那么根本就不会产生内在的神韵。那些只注意鲜亮存在的人,最多能得到一个表面工夫,距离事物的实质和本质自然就会有相当的距离。人眼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只有通过多多去练习,那也许才有可能发现身边最赋有神韵的东西。 小茶壶在手中把玩着,小茶水慢慢吸入嘴里。人有人自己的神韵,壶有壶自己的神韵,茶有茶自己的神韵,这人、壶、茶随便一组合就出了鉴赏和品评。三者合一,那才能达到真正享受的目的,才能达到互为连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