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8|回复: 10

[首发] 桑叶青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直在纳闷,路边那棵桑树今年枝繁叶茂的,怎么就没人来采桑叶?往年这个时候,那桑树只要长出一点嫩叶,不等长大就会被人采了去,只剩下树梢上的几片叶子因为够不着而幸免于难,那可怜的桑树就象头顶长着几根稀毛的癞子一样被折磨得惨不忍睹。
    每当看到有人踮脚巴手地采桑叶,我便会想起当年采桑叶的情景…..
    那时,养蚕是村里唯一的副业,每年春季的蚕茧是村里的一笔主要收入。早春,村里的三大间仓库便放满了六层高的蚕架,蚕架上一层层放着蚕匾,竹篾做的蚕匾很大,在不养蚕时,我们常常把浅浅的蚕匾放在竹园里,躺在蚕匾里午睡,那感觉比睡在席梦思上还要舒服。村里每年要养56张蚕种,养蚕是女人们的活计,村里的婆娘和姑娘们整天整夜打着哈欠在蚕室里喂蚕和清除蚕沙。一张蚕种可以孵化出二万多条蚕,蚕儿小的时候还不费桑叶,但长大了可不得了,十几万条蚕不停地吃,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地,就象哗哗的雨声,刚添加的桑叶不一会就被吃光了,于是,供应桑叶的任务便义不容辞地落到了男人们身上。
    陶荡边和望虞河边有村里的大片桑田,每天清晨,水面上还蒙着一层晨雾,男人们便摇船出发了,到得桑田边,在桑树根上系好船,我们便手拿桑剪一头钻入了桑园,油光碧绿的桑叶上还挂着露珠,那桑树不是高大的乔木桑,而是低矮的湖桑,主干只有六、七十公分高,主干上长着密密的一人多高的桑枝,桑叶长得比手掌还大,男人们用锋利的桑剪在离主干几公分处把一根根小指粗的桑枝剪下,只听见桑田里一片“咔嚓咔嚓”剪桑枝的声音,剪下的桑枝用稻草捆好扛到船上,等船上堆起一人多高的桑捆,男人们便解缆回村,由于桑捆堆得太高,摇船时看不见前面的水路,根兴便经常叫我爬上高高的桑捆瞭望,这差使是我最乐意的,因为村里的男人们根本不需要我的指挥,这儿的水路哪儿有弯,哪儿水浅,他们都了如指掌。我躺在桑叶中,身体随着船微微地左右摇晃,就象儿时睡在摇篮里母亲哼着儿歌在轻轻地摇着我,青翠欲滴的桑叶轻轻地拂着我的脸,一阵阵桑叶的清香让浑身疲惫的我昏昏欲睡。
    船到村头,把桑捆扛到蚕室,女人们解开桑捆,也不一张张地采,把桑枝直接放入蚕匾,雪白的蚕儿顷刻爬满了枝条,迫不及待地啃食那鲜美的桑叶,等桑条被啃得只剩下枝条时,女人们便把枝条拿到晒场上,晒干后队里便会分给各家各户当烧柴,还可以用来搭瓜棚豆架。
蚕儿的身体开始发亮透明,要结茧了,村里便要忙着绞“柴龙”,准备让蚕儿上山(上蔟),村里没地方放这么多的柴龙,每家每户忙着腾空清扫自己的堂屋,一条条七、八米长的“柴龙”被放到每家的堂屋地上,大家把蚕房里的蚕用手一把一把地抓着撒到柴龙上,蚕儿开始吐丝结茧,几天后,柴龙上便结满了雪白的蚕茧。
    收茧了,村民们把一条条结满蚕茧的柴龙放到晒场上,全村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采起了茧子,一担担雪白的蚕茧装上船,男人们便带着丰收的喜悦和全村人年底分红的期望摇船去无锡羊尖的茧行卖茧,女人们絮絮叨叨地在河边吩咐男人们卖了茧子别忘了家里火柴没了,别忘了买一个草帽…..
    羊尖的茧行在一所古旧的临河老宅里,茧行外的码头上停满了四乡八镇的茧船,验级、过称、进仓、结帐以后,根兴的手里便紧紧攒着了薄薄的一沓钞票,回到船上,男人们大多要借个23块,上岸采办火柴和草帽什么的,有的还会给媳妇扯上一块花布,钱不够便缠着根兴再借个一块二块的。采买完了,男人们便聚在小酒店里,把艰辛和劳累浸泡在劣质烧酒里。
    船,离开了码头,我突然想起了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心里不由得涌起了一丝苦涩的味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月落清池 + 5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从来没有看到真的蚕是什么样子、、、只在书上见过图图。。

楼主的文笔很细腻。。

看着楼主的帖子,偶滴眼前竟然浮现出鲁迅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树枝繁叶茂的情景我见过~~小时候每当桑树上挂满一串串酸枣枣的季节,总喜欢和小伙伴们一块挤着树下吃枣枣、吃到唇色发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也有养过蚕宝宝~~蚕宝宝是可爱的,可吐丝结茧后却让时下小小的心蒙上了一片秋色~~
人生其实是一种奉献,奉献你的青春、奉献你的爱情、奉献你对生命的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过桑树,没见过蚕,然从老农生动形象的文字中,读出了男人女人忙碌着和劳累后的喜悦和快乐。
那种简单和纯朴的生活气息让人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农。以前的水乡桑田,蚕农茧市,是多么的富有丝绸织贾的气派和蕴含,可真没想到的,现在会没有人家再采桑养蚕了吗。说起来,养蚕丝织,还是从黄河流域传到江南这边来的,也不知源头那边得以保留不,民族的传统的遗产,真正不应该就这样失传了的。好惋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偶楼下,有几棵桑树,昨天散步时还与女儿说起,今年的桑树结的果实不多呀,叶子倒是挺茂盛的。
见见桑树,但没见过养蚕。还是女儿校门口常见人卖小蚕。曾给女儿买过几条,可没养到吐丝就。。。
不过从楼主的文字依稀可见蚕吐丝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生活气息的文字,可惜俺到现在还没看过桑树.蚕宝宝是怎么生活长大的,一律不懂,看了文,了解了许多.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朴实,简单,生活气息浓厚这也是老农大哥文字的一特点,说事讲事,载生活,呈画面,喜欢这类的文字,学习,受益更是多多,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记述的线条清晰直观,语言真诚流淌。描述也是自然,没有矫饰,没有掩饰,展示得透彻而又精微。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9-7 12:5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