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3|回复: 9

[原创] 哩哩啦啦说乡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情结凝成坚固,一辈子也化不开;有一种心结挽成疙瘩,一生都解不开——这就是故土情,这就是故乡结。时间会加固他的凝结,距离会加深他的程度。
      有道是故土难离,因为那是你的根;乡音难改,那是缠绕在枝杆上的藤。如果长期生活在故土,浸淫在习以为常中,一切都会变得麻木。一旦你远离他,同样的一切会随着时间和距离产生强烈的异样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深切的故乡情。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尽管家乡的语言土的掉渣,但我喜欢它,钟爱它。不仅是因为我觉得它能让我得到最准确的表达,让我说的顺溜,说得畅快,而且我认为家乡话包容量大,涵盖量广,特含蓄,特亲切。
      在最初离开家乡的两三年甚至三五年里,我变得不会说话了,说家乡话不光无法使别人听懂,还会引来嗤笑遭致轻蔑,与人交流感到非常吃力。醋溜普通话虽然也能说,总觉得别扭不自在,与身份不搭配。努力了多年的结果是丢了原汁原味,掺了南腔北调,说的不是话了,我都不是我了。然而再多艰辛,路还得走,不是哑巴,话还得说。尽管刻意掩饰,虽然我不是我了,你一张口,人家就知道你终归是陕北人。     

哦,乡音难改,这大概就是骨子里深刻的烙印吧。

    出来三十多年,尚未越出陕西雷池半步,竟然因语言障碍妨碍交流,可见做人的失败和活人的窝囊。与里拉杂(读ca)的缘故,于是就牙关咬紧能少说尽量少说,能不说的烂到肚子里也不说。
不能说,不好说,不敢说,说不好,说不了,说不得,于是就少说、不说,改说为写。写又写不了,写了写不好,写好发不了,发了没人瞧。写累了,写烦了,搁浅了,撂笔了,歇手了,再过一段还想写,写不了别人写自己,没有人瞧写给自己瞧。
      写着写着不由自主的就又滑到了乡音土语上去了,仔细琢磨,真正要用家乡土语写好一件作品却是一件很费力的事。于是就感叹老一辈作家杜鹏程、贺敬之、李季能把陕北语言提炼的如此出神入化,我折服当代作家路遥的惊世之作简直就是清涧话的翻版;我惊讶只在延川县短暂生活了三年的知青作家史铁生能驾轻就熟的把陕北语言应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还有陕北老一辈作家柳青的《创业史》、当代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那就是关中的语言大辞典。而贾平凹所有的小说、散文无不渗透散发着陕南商州浓郁的乡音乡情。
      反观时下,一些粗通文墨但能识得几个字的网络写客,近年来在网络论坛尤其是陕北人办的网络论坛中,泛滥着一种极其张扬而且非常恶劣的风气,就是滥用陕北话。那些热心的一知半解者,辑录一些地方方言,津津乐道自以为是的完全按照原始发音胡乱标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字词替代方言,这些无聊无趣无知的恶作剧看着令人作呕,想起十分愤慨!如此行径说好听点是糟蹋陕北文化,糟践陕北语言,说结实点是在辱没老祖宗、羞先人哩。
    我个人认为,陕北方言如同陕北民歌一样,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有学者说陕北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是有据可查的。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动优美,细腻的表达,委婉的形容,含蓄的表述都是极其考究的,在现代汉语中大可独占一席。

      我是听着家乡话说着家乡话长大的,上初中前我们的老师也是清一色的家乡人,说的是纯真地道的家乡话。长期在这样一种语境中生活,会让你无动于衷的产生一种漠视,漠视他的独特和美感。
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当你来到小县城,噢,才知道城里人说话有一点洋气,个别人会咬京腔,而同一县不同乡,以分布区域则语音略有不同。在榆林地区上学时,才知道南六县北六县十二个县口音各不相同。对比中清涧话就显得更土气些,就为这区区小事清涧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表现的很自卑,同学中都拿清涧人开涮,最有代表最具特色的是那句口头禅“叽佬佬”,最经典的段子是“洗(死)不洗(死),不洗(死)就杀(洒)哩",还有更搞笑的下挂面“吃几(zi)把下几(zi)把”,广为流传,久经不衰。把个清涧人糟蹋的头都抬不起来,羞臊的灰头土脸的。

在我的感觉里,首先是地域的区别产生语音的差异,就榆林而言,南六县与北流县形成明显的两种语言风格;其次是交通的便利会使得语音更发达,一直以来交通发达的绥德、米脂语言相对规范些,可称得上陕北的普通话,因此陕北多数地方戏剧道白通用绥德米脂话,就连蒙古的二人台戏剧道白也是通用绥德米脂话的。而人口集中的榆林城,则因历代战乱、多民族杂居、明清京城做官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后者,当地人的京腔味特浓,榆林也有“小北京”称谓,这个称谓也体现在居住环境和建筑风格上,老榆林城里的四合院就是鲜明的佐证。
再其次,鄙人片面的认为“水系文化”也即语音文化。黄河水系土而怪,陕北境内黄河沿线的佳县、吴堡、清涧和延川口语共同的特点是土气,不同的区别就是怪——怪腔、怪音、怪调;无定河水系土且杂。无定河流域的横山、米脂、绥德、清涧(至清涧河口入黄河并流)口音除了共同的土气,不同的是杂——杂腔、杂音、杂调。
而山后(远离两大河流)的秀延水系语音特点是土而缠绵。秀延河水沿线的子长、清涧、延川的生活乡俗、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几乎一脉相承,而语音更是特别接近,是众口一腔的“丝丝腔”。因为清涧人说“丝丝腔”最纯正最地道,这“丝丝腔”就成了清涧人的标识、符号和代名词。

     “丝丝腔”是陕北腹地远古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至今无人破解。还有待于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论证。就我们普通本地人的感觉里,“丝丝腔”有其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清涧人日常口语中牵扯到J、Q、X,Z、C、S,ZHI、CHI、SHI读音的字,一贯混合交叉使用,很难找出一些系统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清涧话中的“J、Q、X,Z、C、S,ZHI、CHI、SHI”一概不分。
其二,清涧人说话普遍鼻音重,因此习惯中前后鼻音不分(尤其是eng与en,ing与in,ong与un之间的混淆),几乎是把前后鼻音全部发成重重的后鼻音。
其三,清涧口语中几乎不用拼音中介母后的韵母,最明显的是三读连拼后的韵母。如:jian、jie都通用ji;nuan、huan都省略韵母an。这点也不完全如此,故此也很难寻找其规律。
其四,清涧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口语是舌根音、唇齿音或舌齿音,而这些唇齿音或舌齿音在汉语拼音中绝对找不到的。比如说“我”字发音是舌根贴着上颚快速脱离开落到e即是;说“你”字的发音则是舌尖顶着齿缝挤出的气声,外地人想学都困难。通常别人讥笑清涧人习惯说的“叽佬佬”实际是“你佬佬”,就因为学不了那个“你”字。
我遇到很多身边老小口吃者,开口前总是“我我我...”“你你你...”或“希希希希”、“丝丝丝丝”的半天才能勉强说出一句囫囵话,我想这大概有可能就是“丝丝腔”的由来呢。

    行文到此,几乎把我钟爱的清涧话贬话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了,其实不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家乡话的简练含蓄。“没甚”两个字即可表达出不在乎、不计得失、不争高低的开朗性格和豁达心胸;同样两个字“海哩”既表示多、很、实在、更加、越发等,又能含蓄的包容无所谓、无目的、无缘由......总之需要夸张夸大的、碍于情面不便回答的问题都可以用“海哩”两个字应酬。
我喜欢家乡话的通俗文雅。比如多时不见的亲戚“罕不遇”的来了;桌子“意微”有点偏,“稍(sao)微”挪一下(ha);再如我“思谋”着“出咯”揽工去。句中的“罕不遇”、“意微”、“思谋”特上口且很雅。而“思谋”要说成“思思谋谋”那就变成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意思了。
我喜欢家乡话的涵盖广泛。寻常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久别的亲戚、多时想吃又吃不到的东西看见“异样”得很。这里的“异样”既有奇特、稀罕、惊奇、诧异的多种内涵,用不同的声调说出来还有惊讶、喜欢、特别钟爱的意思。

我喜欢家乡话的亲切准确。如把被褥说成“铺盖”,把“舒服”说成“散恬”,把当今、时下说成“尔格”等,既亲切又准确。

我还喜欢家乡语言的丰富多彩。仅“眉、眼”两个字的成语(口语)组词多不胜数,有:贼眉鼠眼,磁眉瞪眼,叼眉岔眼,环眉顺眼,瓷眉弄眼,擦眉画眼,斜眉吊眼,无眉盗眼,求眉竖眼,指眉弄眼,横眉瞪眼,酸眉岔眼,丢眉害眼,贼眉溜眼,争眉暴眼...凡涉及“眉、眼”两个字的成语(口语)多为贬义词。有些个巧嘴婆姨能把家乡话说的活个泛泛的。

我更爱家乡的话生动形象。如形容颜色的:红个艳艳(红格当当,红个彤彤,红格丹丹),兰格盈盈,绿个铮铮(翠个铮铮,绿个如如),白格生生,黄个生生(黄滋拉拉),黑不溜溜,粉个当当(粉个丹丹),花不楞楞,紫个淡淡。形容味觉的:甜个安安,咸(读han)个九九,酸个吱吱(酸不溜溜),辣个丝丝,苦不溜溜,淡个寡寡(淡个哇哇); 形容容貌姿态的:俊格丹丹,苗格条条,齐个正正,新格崭崭(读zan),棱个整整,水个灵灵,软格溜溜,慢个嫣嫣,笑个盈盈......
家乡口语中这种叠字方式是最具特色的表达,人人都会,张口就来,信天游诗歌形式就是产生在这种叠字音的沃土中,同时也频繁用在秧歌词、打油诗、顺口溜和一些劳动号子中。

家乡的口语诙谐幽默。笔者闲来随意辑录整理了一些乡语词汇,并套用时下时髦的语言作对照 ——有一句应答叫噢嘛,有一种含蓄叫嗨哩,有一种自在叫散恬,有一种惬意叫如发,有一种承诺叫没抹搭,有一种呆滞叫磁脑,有一种坏人叫瞎(ha)怂,有一种弱智叫糊脑怂,有一种利索叫刻立马刹(ca),有一种麻利叫刻倾嗨踩,有一种做作叫扎把武势,有一种狂妄叫蹭彭马武,有一种舒服叫席格如如,有一种享受叫如个发发。
有一种给力叫足劲,有一种潇洒叫样达(扬搭),有一种笨蛋叫灰汉,有一种低调叫压的稳、混的猛,有一种颓废叫球势嚂(lan),有一种盛气凌人叫扎势,有一中可怜叫恓(si)惶,有一种损人叫挖苦,有一种感冒叫鼻塌憨水,有一种无奈叫脑出的像干枣,有一种期待叫你给老子等着!

把张狂的人叫二百五,莽撞的人叫二球货,闲散的人叫二流子(二打流),冒失的人叫二杆子;有一种显摆叫日能得很,有一种绝望叫冰吧枉凉,有一种不稳重叫兴兴晃晃,有一种糟践叫瞎(ha)侵害;把肚子疼叫难活哩,把干农活叫受苦哩,把戏弄他人叫指(zi)眉弄眼,把背后说坏话叫克斯斯克涮涮......

家乡的称谓也是很独特的,列举如下——
不叫爸爸叫大哩,常把媳妇叫婆姨;
父亲自称是老子,总把儿子叫小子;
连襟叫做俩挑担,妯娌称为俩先(xie)后;
弟媳称哥阿伯子,妻妹叫做小姨子;
姑表称作俩姑舅,姨表称谓是俩姨;
殁了男人是寡妇,死了婆姨叫光棍;
同父异母亲弟兄,同母异父算隔山。

家乡的语言委婉含蓄,细腻生动,丰富精彩远不是我能描摹的了,以上只是鄙人支离破碎林林总总一些个人肤浅的印象和感觉。因为不是搞语言文字研究,也就很难全面准肯的诠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然就探讨家乡语音窃以为应该规避以下几点:
首先,最大的困难是注音问题。以上说过很多土语发音是汉语拼音无法拼写的,如:我、你、女、上、姨、墙、奶奶等,这类词不能注音,无法替代;有些个别土语倒是可以注音,但字典中绝对没有,如:chua、rua、cuai、bia、pia、jua、xua等。另有一些字词代代延续口口相传中逐渐读走音,导致发音含糊不清,以至模糊了本来意义,碧如“子推”读成“子捶”。因此,不能单纯的依赖发音,不必拘泥日常口语,要探究其本来意义,也即取其精要,去伪存真。慎重起见,多数可采取本意和注音并举的方法。

据网络媒体资料获悉,有不少专家学者坚持不懈地对陕北文化、陕北语言、陕北文字做着各种整理、探讨、研究工作,这将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壮举,也是一项非常浩瀚的工程。
在这里欣喜地告诉朋友们,原清涧县档案馆、文化馆和县志办负责人,新编《清涧县志》主编杨明芳先生,出于对语言学的爱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收集、研究陕北方言,到80年代,其子杨进秉承父业,对这些方言进行系统的整理、考证和释义,两人合作最终编纂成我国第一部大型陕北方言词典《陕北语大词典》,共24卷200多万字、24000多词条。
    这一巨作耗费了杨家父子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为使大词典所收入的词汇量足够大、足够翔实,父子俩纵览国学古籍、地方志及现当代文学著作数百部,涉足榆林、延安两地数百个村子和集市。杨家父子甘于寂寞,不畏艰辛,在词语收集、体例确定、词义解释、书证摘引、文字考辨以及统稿、定稿各个环节中倾注了大量心血。2011年年底,我国第一部大型陕北方言词典《陕北语大词典》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杨明芳是我的同事,在新编《清涧县志》期间曾与我有书信往来,索要有关清涧道情资料。其子杨进原名杨红樱,曾是我的学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穷途》、《得一之境》、《借我千山》等。今年秋季聚会他送我一本亲笔签名新书、词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总总胡乱抓,哩哩啦啦说废话;
     毛毛草草一大洼,欢迎指正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这帖子,语言在于地方特色,是多么的丰富生动,意韵悠长;
因为在西陲边疆生活了近三十年,接触了多个省份的人,各自的方言多少能听懂一点,说就不行了;
也是知道洋鬼子他们的语言,就说英语吧,正儿八经的牛津词典,也就跟我们的新华字典一样,是个普通话的范本儿;
真正他们洋鬼子自己说话,也是方言各异的;
真正算起来,咱们的汉语言地方方言加普通话一起,可是不老少的一大嘟噜,纬度从南到北,经度从东到西,幅员辽阔,地域复杂,形成了差异很大的地方方言,乐趣起来,是很有吸引力的。
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景宜版主的格外青睐和鼎力支持。热爱祖国是从热爱家乡做起,爱家乡就爱她的一切,包括贫穷,更包括家乡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1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各有特色,巧在意境皆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乡俗不同,千里乡音各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乡音说一方话,夫子的观点甚和吾意。其实现在哪都能挣钱,说说家乡话真能提高自己的档次,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家三年,乡音倒是没多少,我一直喜欢普通话,读书的时候也尽量改,所以乡音不重倒是听不出来那种人说的“泥螺子”味道了。我家在黄海北部,有一种海产叫“泥螺”,因为和大连很近,所以人家都说我们说话叫"泥螺

’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音是一首难忘的歌,陪人走过一生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24 15:3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