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7|回复: 4

[首发] 姐 儿 香 儿 (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姐 儿 香 儿   (散文)
                              
金   矿
传说白马湖是姐儿湖,宝应湖是妹子湖。多情多义的姐儿把年幼纯真的妹子抱揽在自己温柔的臂弯里,显得那样大度、那样宽容、那样成熟,表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和丰韵。所以,自古以来,宝应湖依偎着白马湖生存,白马湖关注着宝应湖成长,成为镶嵌在苏北江淮平原上两颗璀璨的姐妹明珠。
说起姐儿湖,这里富有厚重的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白马湖北岸流传着一首风味独特、别具情趣的乡土秧歌《姐儿香儿》。我想这首秧歌之所以取了个美丽的名字,一定与姐儿湖的优美传说有关。“哎呀哎,姐儿香儿哎,哎呀吗,姐儿香儿哩……”优美的旋律,清甜的韵味,一经美丽的水乡姐儿传唱,更加迷人,更加秀色可餐,作为水乡儿女在家乡听到这熟悉的《姐儿香儿》。会倍觉亲切,心绪豁然,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秧歌之所以取名叫《姐儿香儿》,其实就因为此首秧歌曲调有一个很长的吟唱姐儿香儿的衬词句,共有十六拍节奏,就象一般乐曲里的过门,主要是便利接唱实词的歌手即兴创作,掌握旋律的快慢,有较宽松的时间准备,前者如此反复地和唱虚拟的衬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自己也增加了劳动的情趣和乡野音乐的韵味。
当年我还童心朦胧,“三面红旗”漫卷,共产风飘忽在村野乡间。那时候农民每天喝着大食堂里的大锅汤。尽管填不饱肚子,栽秧田里几十名女同胞还是排成行,一曲秧歌《姐儿香儿》唱绿了一片片水田,富有悠然清甜的野趣。
我的母亲当时就是一名远近闻名的秧歌手,她的嗓音清脆悦耳,特别是唱《姐儿香儿》更胜其他女同胞一筹。母亲唱起秧歌的实词随机应变,口头即兴创作歌词,内容多是从古人到眼下,从拟人到咏景喻物,流水线一般,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一个长趟插栽结束。清瘦的妇女们在歌声地激励下,打起精神,排除忧虑,完成秧工。记得收工结束,母亲总要带回几朵秧姑们采摘的栀子花,就象给舞台上歌手献花一样,母亲很是高兴。生产队长也会安排多给我家一大勺稀饭,算是对歌手的犒劳。然而,善良的母亲每顿总是喝浮在碗面的稀汤,将碗底的米粒留给我们。由于长年为儿为女,为了全家,生活太艰辛、太疲累,严重营养不良,过早地憔悴衰老。在我们刚刚成年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辞世了,我们做儿女的永远地留下了“姐儿香儿”的珍贵记忆。
文革期间,传统的乡土秧歌一度被禁唱,亲切的《姐儿香儿》被当时红海洋的喧啸给无情地淹没了,她与白马湖畔的水乡姐妹有了一定距离的疏远。我们听不到“姐儿香儿”不觉多了几分失落,多了几分乡愁。
一九八一年,文化部门号召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我有幸参加了省民间文艺家采风团在家乡进行民歌采风。我向团长马春阳老人介绍了家乡风味独特的《姐儿香儿》。经过聆听、鉴赏和调研,作为艺术名家的马老和程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程茹辛)给她定了位,认为《姐儿香儿》是具有白马湖独特风味的地方民歌,他地绝无仅有。是江苏民歌“65615”基本旋律的基调之一。一位知名民歌手演唱的“姐儿香儿”录音经程老推荐到北京,被国家民俗资料库收藏,成为乡土民歌的精品,成为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瑰宝。
近几年,通过一些老歌手的精心传授,白马湖边年轻的民歌手门都学会了《姐儿香儿》,民歌演唱活动也逐渐普及化、规范化,文化主管部门特别欣赏我们水乡特色文化,南闸也因此被批准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向国家级申报了,恩赐给我们民歌之乡的美誉。《姐儿香儿》现在常唱常新,成为白马湖水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哎呀哎,姐儿香儿哩,哎呀吗姐儿香儿哩,
姐啊,姐妹栽秧赶头趟哦,不唱秧歌喉咙痒啦,
生态农业大发展,一片绿锦铺水乡……”。
朋友,在描锦绣绿的季节,来到白马湖水乡,听上一曲清甜的《姐儿香儿》,你一定会陶醉、忘怀、飘然、荡气回肠……

赐教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闸文化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蝴蝶-沧海 + 50 + 50 姐儿香儿写的很诱人,也很动情 走过岁月丢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湖很熟悉的地方,94--95年去白马湖农场鱼种场发鱼来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重的民间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醇朴的民间文化~~醇朴的乡情~~赐予我们~~丰沛的情感历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4 17: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