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邀请,到乡下的亲戚家去喝喜酒。见惯了城里奢侈的婚礼宴席,反而对乡下的婚宴有亲近感。与城市婚宴比较,它透露的是浓浓的人情味与淳淳的乡土气息。 江南水乡,水域纵横,水上桥有万千座。有句俗话:隔一座桥就是一种风俗。LG老家的宴席真的让人开了眼界。婚宴要前三天后三天,吃吃喝喝共六天。婚宴前一个月,主人家开始邀请亲戚朋友在某月某天到他家喝喜酒。一家一家的邀请过来,主人不到哪家邀请,被邀请的人家心里就会不舒服,认为主人看不起他家。邀请有讲究,俗话说:金相邻银亲眷。邀请亲戚的时候客套话一大堆,而且向亲戚说明,是在婚宴前一天到他家喝酒。邀请小队里的乡里们,那就用不着客套话了,每家每户走上一遍,说好某天某日办婚宴,抬脚就走。到时候每家出一个人到主人家相帮。帮忙时,不论你是队长还是小人物,不论你的官大还是官小,都得去帮着杀猪宰羊,洗洗涮涮,如果谁不去,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不知道是哪辈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乡里们在主人家办婚宴的前三天就开始帮忙了,一早,每人背着一张自家的桌子,桌子上面是四张长条凳晃悠晃悠地到主人家家里报道。这样的队伍走在田埂上,小湖边,远远望去,场面颇为壮观。这一天主要任务是杀猪、宰羊、买菜,洗洗涮涮,搭喜棚。晚间,主人家会请所有帮忙的乡里在喜棚里喝酒,菜么是猪、羊的内脏。猜拳、喝酒的喧哗声在空旷的田野里能传几里远。 婚宴前二天,乡里们一早到主人家,这一天是帮着蒸馒头和蒸糕。取意新人的日子蒸蒸日上,步步高。糕大同小异,都是一个样。馒头就不同了,有芝麻、豆沙或红枣的,有纯肉馅的,有就地取材:田埂上的野菜和着猪油渣做的馅。还有一种叫“肚皮疼”馒头,一个碗大的馒头里面包着一颗小黄豆,这是在接新娘那天拿到新娘家献给岳母的,据老人说是为了感谢新娘的母亲对新娘的养育之恩,至于为何只有一颗黄豆,已无从考究,大家也不去追究,一份心意到了,丈母娘开心就好。第一笼馒头刚起锅,热气腾腾香飘百里,但是它不能给人食用,主人家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说上几句大吉大利的话,在每个馒头上点上红点,放在正屋中央。后起锅的馒头大家可以随意品尝。蒸糕和馒头得蒸上一天,晚间,主人家继续招待乡里大吃大喝。 婚宴前一天是请媒人和入桌。这一天,大厨师正式到场,开始准备婚宴的菜和请媒人的菜。乡里们更是忙碌着拣菜,染红蛋,分喜糖,分苹果、橘子等等,以备婚宴上分发给每个喝喜酒的人。晚间,等媒人、和部分亲戚来到,宴席开始,喜棚里一片欢声,时不时有乡里捧着酒敬媒人,夸奖她的功劳。 到了婚宴那天,有个德高望重的人来指挥乡里们做事,乡里们一般早上六点就到主人家开始忙活。晌午,新娘到来,先安排到一片红堂堂的正堂吃馒头和糕,然后开始宴席。乡里们各忙各自的,有的洗碗,有点给厨师打下手,有的为酒席抬菜。我最佩服的是那些抬菜的乡里。一个人负责六张桌子。一个托盘一次要端六盆菜,两只手上的臂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在乡下,喜宴三十到四十桌是平常事,晚间可能还得多出几桌,每桌炒菜至少得20多个,一道菜一道菜轮流上,一天下来,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以前抬菜的人胸前围个围兜,防止菜撒在身上,现在,每个抬菜人还得打上领带,穿上西服,再围个围兜,以示对各位来宾的尊重。晚间,等第一波的人吃饱喝足散去,乡里们坐上席位,笑声、闹骂声一片连一片,忙活了这么多天,也就这时候是最放松的,一场酒宴下来,人人踏着酣醉的步履回转家,田野中时不时能听到高高低低的醉语与笑声,喜气一直聚集在空中,久久不散。 婚宴后第二天是包馄饨,俗称“兜财馄饨”,前几日帮忙的乡里们都会过来和主人家一起享用。 婚宴后的第三天,乡里们来主人家,帮着拆喜棚,然后把吃剩的酒菜扫荡完,晚间,主人家会把多余的完整的菜分发给乡里们,乡里们每人背着自家的桌子和长条凳哼着小曲,带着满身的喜气走向各自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