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经历吃不保的年龄,几乎是全部人都贪图天下的美食。至于所谓的生活质量,那必须是看吃了什么或是能否吃出水平。那些人生的所谓意义和价值,最终还是会反馈到吃上论短长。生活也许就是这样?生活必须是这样?生活就应该是这样? 小时候特别地馋,那是见着什么就想吃什么。院子里还没成熟的蔬菜水果,无一会有个幸免。去乡下劳动,那绝对是鬼子进庄,必须是玩耍个吃光喝光。虽说这吃光太有点英雄豪气,可吃下去的东西真还不怎么讲究。什么青杏、青柿子、青西红柿,哪怕是小茄子都不放过。不过吃归吃,可终于知道这个世界还有酸涩、苦涩的存在。知识库里只有甜酸苦辣咸,惟独对一个涩字,怕是那些个天才们都忽略了其存在的必要。 人的味觉其实非常简单,要么接受,要么排斥,几乎是不存在其它任何可能。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已经固化了甜酸苦辣咸的基本格局,至于味觉里还出现其涩,还别说嘴巴不能接受,怕是旋转到思想里面,对个涩味断然会出现解释不清的感觉。无非就是个异常和排斥,只是这排斥里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生活中一个最主要的成分怕就是一个吃字,而吃文化基本上被甜酸苦辣咸这五味统领了。要说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也许那酸涩、苦涩的味觉即便是出现,怕也是脑子里忽略不计。不过涩的味道也真实存在,人们一不留神会经常遇见。即便如此,由于人也是过分排斥那涩味,还是会在吃文化里抹杀涩本身的存在。人们太追求味觉上的满足,其实那些淡淡的苦涩也都包含在美味之中。 现如今人们也真是能形象思维,整些个生活也要比蜜甜。甜美生活很自然会上升到一个档次,而身体和精神的需要肯定叫人把个甜蜜做成了无限放大的状态。原本人不无度去追求所谓美好幸福,这生活也许还能构成甜美。相反在有疯狂地追求之后,那不能拥有自己想象的甜美必然就是事实。得不到心中必派生出许多苦涩,即便是真实中没有那么苦涩,人还是会把甜美直接给感觉成了苦涩。 在处处充满竞争的时代里,名利肯定是抢手货。不过狼多肉少毕竟还是事实,能杀出一条血路怕也是更具备时代特色。竞争虽说是一个很时尚和看似文明的词汇,但那些争抢上处在弱势的个体,必须是付出了极大努力却劳而无功。对社会机制的不满,对人情冷暖的非议,无疑会加重自己思维上的苦涩。人心一旦被苦涩包围,那想要冲出重围绝对不是一件很轻松自如的事情。求神拜佛也许没有回应,生活所需那是迫在眉睫。惟有苦苦挣扎才能有几分生机,一定会感叹出苦海无边的存在。 家庭劳动说起来不过是些琐碎,可对于一个没有劳动光荣观念的人来说也许就是苦涩的。自己的事自己来办原本就不该有什么争议,可现如今人的控制欲极强,好逸恶劳的本性充分发挥,投机取巧的方法比比皆是,这人说什么也不情愿去做个家务劳动。原本简单的事情叫知识在里面一那么掺和,换谁都想去当那个劳心的角儿。只是这些琐碎的劳动必先于在思想上扯出苦涩来,至于之后那些感觉上的苦涩肯定是没个跑的。 情爱在当下也说不清是个什么状态,想爱就爱还有一大堆的理论支撑。如果两个人都在爱的森林里游荡,那也算公平,基本不会派生出什么苦涩。只是一个安分的人与一个招花惹草的人玩个配套,那必须是滋生出无限的苦涩,甚至有人还会走上绝路。人明摆着谁也不可能真正是属于谁,所谓心在一天也就有一天的拥有。这人在心不在的感觉肯定不属于美好,那打了牙往肚子里咽的苦涩根本就跑不了。 生活涩不涩说白了无非就是所谓的生活质量,更可以说是人在品尝着生活的味道。尽管涩是味觉的一种,尽管人们因为涩之味道不好而回避涩的存在,可生活之中的苦涩那是没个跑。如果一个人的内心里没有什么苦涩,那生活一定充满阳光。至于那太多人们思想上的苦涩,修为一下内心还是能够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