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48|回复: 20

[原创] 女儿墙,墙女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听到女儿墙这个术语的时候,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如此美妙的词汇怎么会与冷酷无情的砖头瓦块联系在一起;更没想到,女儿墙还有那么深刻的文化内涵。

  既然叫女儿墙,自然与女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释名释宫室》上说“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是说因为古代女子是卑小的,没有地位的,所以称城墙上面呈凹凸的小墙为女墙。古时候,女墙的含义是窥视,是仿照女子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的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是在城墙壁上另设的一道墙,即“城墙壁的女儿也”。这种说法在《古今论》中得到了证实:“女墙者,城上小墙也,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由此可见,女儿墙与窥人有关。所以,女墙当时叫睥睨,只是睥睨一词太直露,也过于拗口,远不如“女墙”含蓄。所以,后来“女儿墙”叫法广泛流传,沿用至今。

女儿墙究竟与女人有怎样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封建礼教的禁锢和束缚,女子大多久锁深闺,不能出三门四户。大户人家为了维护家门的尊严,不允许其女儿随便出门,这才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小墙,用来防止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虽然古代的少女封建意识很强,但是,她们是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向往墙外的春光和美景,渴望找到心爱之人,她们也禁不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而女儿墙这种建筑形式,既维护了家门的名节,成全了古代女子窥视心理的需要,又避免了因涉足外界而被人耻笑的尴尬。女儿墙在阻挡女人出墙的同时,也成就了她们的好奇心理,成为她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对于女人们来说,女儿墙已不再是羁绊,而是沟通的桥梁。少女们常常悄悄攀上屋顶或高墙,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少女的感觉是敏锐的,往往在一瞥的瞬间捕捉到自己的意中人,这才有了许多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的文人毫不吝惜笔墨,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难忘的故事,也有了关于女儿墙内外神秘窥望和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声渐不闻语渐俏,多情反被无情恼”、“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见这种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意韵,那就是:不倚短墙,怎知春色含蓄之美?

  “墙女儿”已经成为了历史。

  随着时代迅猛发展,社会飞速进步,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思想的解放,观念更新的速度是古代女人做梦也想象不到的。当代的女人再不用爬上女儿墙了望外面的世界,而早已走出了深宅大院,走进学堂,融入社会,用女儿墙束缚女人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如果愿意,她们可以穿低腰裤,可以穿吊带衫。低裤已经包裹不住青春的激情,吊带衫也已经遮挡不住隆起的俏丽,尽管女人的沟沟坎坎被人看得一清二楚,但她们依然我行我素,乐此不彼。由此可见,真正束缚女人的不是女儿墙,而是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指望用女儿墙关住女人已经不可能了,即便是铜墙也是枉然,真正关住自己的只是深藏在心底的那堵无形的墙。

  如今,女儿墙没有了温馨和浪漫的情调,而成了建筑业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建筑物顶层一堵矮墙而已。



                2009年7月29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月落清池 + 50 + 50 欢迎朋友的到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一篇随笔,与大家共享,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牧羊者,早上好!
还是第一次看到女儿墙这个词并明白其涵义呢
"真正束缚女人的不是女儿墙,而是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指望用女儿墙关住女人已经不可能了,即便是铜墙也是枉然,真正关住自己的只是深藏在心底的那堵无形的墙"___这无形的墙于男人也一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铃儿 于 2009-8-6 10:33 发表
牧羊者,早上好!
还是第一次看到女儿墙这个词并明白其涵义呢
"真正束缚女人的不是女儿墙,而是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指望用女儿墙关住女人已经不可能了,即便是铜墙也是枉然,真正关住自己的只是深藏在心 ...

    我想应当是的。感谢你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牧羊!
清池擅自做主,帮你编辑了一下文章的排版,感觉这样看上去更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声渐不闻语渐俏,多情反被无情恼”、“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注:由外向内)、”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由内向外)。可见这种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却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意韵,那就是:不倚短墙,怎知春色含蓄之美?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单元楼的屋顶上,成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闭性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辞源》里是这么说的,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就是因为古代的女子,是卑小的,没有地位的,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这就是女儿墙这个名字的由来。
  宋《营造法式》上讲的是:“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写道:“只见女墙边虚所搠旌旗,无人守护。”这里的“女墙”一词,就是指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来瞭望来犯之敌,下部有通风孔。
  后来,女儿墙又叫“睥睨”,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拦护作用,是在城墙壁上再设的另一道墙,是“城墙壁的女儿也”。《古今论》记载:“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由此可见,女儿墙不仅与窥人有关,而且还另有一个直露的名字,只是“睥睨”一词太过于瘪口,不如“女墙”含蓄,所以后来“女儿墙”叫法流行较广。
  李贺在《石城晓》一诗中写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杜甫《题省中院壁》诗中写道:“掖垣埤竹梧十寻。”中的“埤”指的就是其第二个意思,即泛指矮墙之义。
  刘禹锡在《石头城》一首诗中写到:“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李渔在《闲情偶记·居室部》中写到:“予以私意释之,此名以内之及肩小墙,皆可以此名之。盖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
  按照李渔的书中记载的,“女墙”则应是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的小墙。原来,古时候的女子大多久锁深闺,不能出三门四户。但是小墙高不过肩,又可以窥视墙外之春光美景,况且墙是死的,可人却是活的,所以这女儿墙又成就了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后来女儿墙这种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窥视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耻笑的尴尬。女子往往会在一瞥之间,便能一见钟情,发现自己的意中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蝴蝶-沧海 + 50 + 50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牧羊带来的文字,很有见解,也让大家了解并学习到有关女儿墙的背景及历史及发展。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落清池 于 2009-8-6 11:15 发表
问好牧羊!
清池擅自做主,帮你编辑了一下文章的排版,感觉这样看上去更美


谢谢你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2 00: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