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寻秦

品读家园原创区优秀回帖精选【随时增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纸上爱情》
丝路话雨:发表于 2009-8-24 16:17


美丽的忧郁之梦——读《纸上爱情》后感     

        《纸上爱情》是作家刘剑锋的一部早期作品。长达2万4千多字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忧伤的爱情故事。故事从主人公垠帮助朋友华生征婚开始,结识了一位聪慧美丽的女子,陆思萍。两人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纸上爱情旅程,之后爱情从纸上来到现实,在流浪的过程中美丽的忧伤着,激荡着撩拨着读者的心,最终却经不住现实真切的打击,在忧伤中画出了一段意蕴悠长的省略号。

        看这部作品,常常会被文中细腻的浪漫爱情所感染,也会为现实的苍白无情而唏嘘。
       多年来,这部小说一直萦绕在脑际,留下很多思考的足迹:

一个主题:忧郁
        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文中大量笔墨讲述的都是爱情,但自始自终都围绕着忧郁二字。我用了忧郁而不是忧伤,因为文中描写的爱情看似很忧伤——从垠这个主人公走向中年对生活对爱情对未来的忧伤开始,忧伤像一个无法摆脱的影子牢牢的系在文字中,也系在读者的心上。
        步入中年,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对未来前途感到一丝渺茫,对逝去的岁月感到留恋,对程式化的生活和爱情产生厌倦。以至于一份绝美的浪漫爱情来到身边时,依然感到飘渺无助,于是,即使是在感受身心相溶的最唯美的片刻,忧伤也挥之不去。——但整部小说却透出一种浓厚的忧郁气质。
        百度对忧郁气质有这样的解释:很多人对忧郁气质的涵义不甚了了,或认为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情结,其实不然。那么,什么是忧郁气质呢?与一般人的庸常认识相反,忧郁其实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性,是一个良知者应有的文化基调,故在美学和哲学上都具有不可估的意义与价值。从美学上看,忧郁情结同浪漫的悲剧感休戚相关。朱光潜说:“浪漫主义作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热衷于忧郁的情调,叔本华和尼采的悲观哲学可以说就是为这种倾向解说和辩护。”他在《悲剧心理学》中系统阐释了忧郁的美学意味,并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它的合理性:“忧郁是一般诗中占主要成份的情调,”①“……在忧郁情调当中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意味。这种意味使他们自觉高贵而且优越,并为他们显出生活的阴暗面中一种神秘的光彩。于是,他们得以化失败为胜利,把忧郁当成一种崇拜对象。”②从哲学高度看,忧郁产生于“人对日常世界的神圣的不满和对另一个更高世界的渴望”。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忧郁气质其实就潜藏在这部小说中。虽说小说的结尾对于主人公来说很悲凉,然而整个小说透出的那种寻找纯美的爱情的美丽和对灵与肉相溶的激情四射的爱情的渴望以及在现实面前的那份苍白无力却一直藏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所以,忧郁是小说的主题。这份忧郁气质实在太有魅力。  

两条爱情线:华生的征婚爱情旅程和垠的纸上爱情旅程
       小说主要写的是垠的纸上爱情旅程,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另一条爱情线——华生的征婚爱情。故事由征婚开始,有了华生的征婚,才有了垠和思萍的纸上交流旅程,而华生征婚成功、爱情产生情与欲的分歧、到最后分道扬镳都预示着垠的纸上爱情旅程。
       看,华生征婚成功,垠和思萍从相识到相知相见;华生对婚姻中情与欲的分歧开始极度焦虑,垠从自己狂热的爱情旅程中隐隐感到一种虚无缥缈的虚妄和痛彻心扉的离别哀伤;华生的婚姻最终解体,而预示着垠的纸上爱情旅程也即将以悲剧形式结束。
        这些微妙的联系,如果不仔细看我们是觉察不出来的,然而正是这些微妙的联系,让我们看到作者构思的精巧和功力。
        小说中一件道具,一个场景,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是一种铺垫或者是一个包袱。什么时候铺,什么时候抖,在恰当的时机展开,那绝对是一种技巧。这就是高明的小说工匠所具备的一种超人能力了。

三种细节;
1、垠的心理细节描写:细腻
        尼采说过:“人是有病的动物。”在作者对主人公垠的塑造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在爱情面前逐渐失去理智的人。痴爱作家雪小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爱情是什么?大概就是遇到一个人,然后沉沦沉溺吧……我们不能不承认,处在爱情之中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况且垠在遭受程式化的爱情和地狱般的婚姻(暂且用这个名词吧。因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忍受不了一个整天絮絮叨叨而且喜怒无常又尖酸刻薄的老婆的)之后,突然遇到这样一个美丽聪慧善解理智的而又风情万种的女子?
        我不知道男性读者们看了会有何感想,我敢说作者的描写至少抓住了百分之八十的男人的心理,或者说曾经有过的心理吧。
        看:秋天的夕阳如一抹暧昧的红晕轻轻地落在窗台的书页上。几片灰不溜秋的叶儿从什么地方流浪过来,在窗纱上碰出一种极其伤感的轻响,转眼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垠心里便又一次漾起一缕悠悠的疼痛的忧伤来。十多个秋天也许就是他躺在床上的时候,悄然地在窗外飘走的,许多叶子绿了,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成熟,然后在秋天金色的伤感中凋落,而自己却依旧躺在床上,看落叶。——这是垠的心思,步入中年对时光转瞬流逝的感慨。
        看:思萍纤细白嫩的手在面粉里娴熟的游动着。那黑亮的长发水一样舒畅地流泻下来,恰到好处的显出那张轮廓秀美清爽的脸。垠心里腾起了一片久违了的温情和激动。他和思萍面对面虽只经历这么短暂得可以忽略的时光,但他觉得和这个昔日纸上现在却具体而陌生的思萍,已逾越了所有异性之间需要相识相近最后相融的漫长过程。思萍身上温润而芬芳的气息已那么亲切而自然地弥漫于这间凌乱的小屋和垠的思绪中。垠在遐想中甚至觉得这个思萍就是他在少年时期便曾无数次幻想过的那个温柔美丽贤惠体贴并能做他妻子的姑娘,眼前这和谐生动的情景不就是他曾勾勒过的家庭生活的美满图画么?——这是垠的心思,对纯美爱情的渴望,勾画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想必所有的男子都应该有过的想法吧。
         看:垠陡然觉得他是个无聊而且很坏的男人。在这样一个日子又以这样一种诚惶诚恐小心翼翼殚精竭虑地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简直无聊透顶。也许他和思萍从纸上开始的这段情感历程原本就是荒唐和不可思议的,这段历程的结局将面临深不可测的混乱和危险。……垠骤然间觉得身子好冷好僵好沉。我这是怎么啦。垠木然地想,我都做了些什么?晨晨。思萍。爱情如纸,是这样么?一切都变得飘忽而模糊起来。也许,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对于晨晨及大嫂思萍,你都不会是个完全意义上的男人。垠怅然地想。但他知道他现在无能为力。——这是垠的心思。在爱情和婚姻的夹缝中,在理智和激情的夹缝中,艰难的跋涉。这份心思太微妙也太细腻了。
        正是这些细腻的心思描写,才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垠,一个有点懦弱但执著的爱着的至真至情的男子形象。

2、 日常生活细节描写:真实
        小说来源于生活。梅特林克的话:“理解生活比改变生活重要得多,因为生活一旦被理解,它就会自愿地改变。”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人们对物质精神领域越来越贪婪的掠夺和享受,文人已经不再是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吃香了,华生的遭遇在如今的社会屡屡会遇到。木衲的不会展示自己的文人们就会被爱情这个喜新厌旧的家伙所摒弃。于是,故事的真实性也就有了立足之地。再者,文中用相当一部分笔墨描述垠和晨晨的婚姻生活,争吵打闹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在婚姻的七年之痒中被当作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释放。
        还有故事结尾处出现的新人物新新女性——卢君,热情奔放,活力四射,也彰显了新一代女性的开放和骄傲。比如央求垠在胳膊上留地址这一细节就惟妙惟肖,真实而自然。她的出现既出人意料,又恰到好处的在思萍和张珊之间为垠搭起了一座桥梁,使故事的最后突然转折来的自然而顺畅。
        而故事在刚刚出现卢君的时候戛然而止,也仿佛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悬念:这个新新女性卢君会不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成为垠新的爱情旅程中的一份子,从而解开垠心中缠绕不去的忧郁之结?
        一段感情的结束,预示着另一段感情的开始。忘却一个人从结识并记住另一个人开始。——这在当今都市人们的情感生涯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假想一下,故事或许会因为卢君的出现而又了新的转机。因此,新人的出现也是可信的,真实的。

3、 诗意浪漫的情爱描写:唯美
        所有的小说故事几乎都离不开情爱环节。记得二十年前年前当大陆影视正逐渐走向开放被大众接受的时候,还有人评论说:三无不成戏。——无床不成戏,无吻不成戏,无第三者不成戏。想来也是啊。因为男欢女爱本也是生命必须的一部分啊。不过,不喜欢赤裸裸的男欢女爱,没有铺垫,没有含蓄,没有情感,多得是一种肉欲的宣泄和放肆。那种爱情朦胧且唯美的感觉被销蚀得干干净净。那类文字和影视会给人两种感觉:要么感觉人同动物不分,要么理性的只剩了一片呼吁和感叹。可是,《纸上爱情》中也有很多情爱描写,却没有给人那种赤裸裸的感觉。
        看:垠曾经将爱情看成是由芬芳和色彩组合而成的一朵花,那花香是具体而真切的,使人欢乐和迷醉的肉欲,而那色彩则是一种模糊悠远却优美深邃,让你能感动一生而咀嚼不尽的意境,诗一样的境界。肉欲和超越肉欲的诗一样美丽的情感品质境界,构成了爱情的全部内涵。
        看:两个人燃烧起来。思萍的迷醉和呻吟使垠兴奋异常。她柔嫩的身子像一片温馨而柔润的草地,垠让自己的身体尽情地去承受草地上的阳光和如云如雨的芬芳。他觉得他的身体连同整个灵魂都如雾般虚幻地漂浮起来,他尽情让自己去漂浮去放肆,去激荡她的热情和焦渴去迎受她的温柔和亢奋。他想将自己溶化在思萍的心灵和呼吸中。他觉得他从来都没有这么美丽和谐过。他要将他对思萍的爱怜,感激乃至愧疚都变成这种放肆和无忌,和她一同去感受生命和爱情中那恒久而伟大的愉悦与欢乐……垠和思萍突然都不约而同地泪流满面,不约而同地用眼泪告诉对方:我想你……爱你……那晶亮的泪珠那么舒畅地淌着……
        我说过:对于爱情的阐述,这是我看到的最具浪漫色彩和诗意的也是最真实的写意的文字了。作者的描写含蓄而朦胧,读之感到一种超然的魅力涌上心田。不难想象,读者也会不由自主的为这样美妙的文字沉醉:爱情是如何销魂的?怕就是这样的吧。

五点思考:
1、 我们该怎样看待平淡乏味的婚姻和激情四溢的爱情这一对矛盾体?
2、 灵与肉的结合是爱情的终极目标么?追求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 爱情是金钱、地位、权利的附属品么?
4、 理智和感性在爱情和婚姻的双向轨道中孰重孰轻?
5、 纸上爱情或者说爱情都终会在岁月面前泛黄、溃烂么?
        小说来源于生活,但是却远远不似生活那么简单。“小说是在撒谎。——略萨。”引用一句名言。说简单一点小说其实是一种编纂的技巧。在生活中升华,然而留给读者深邃的思考,这才是小说家们应该达到的目的。史铁生说过,作家绝不要相信自己是天命的教导员,作家应该贡献自己的迷途,读者也一样,在迷途面前都不要把自己洗得一干二净,你以什么与之共鸣呢?是的,理智也许有时会成为创作的障碍,“那些在疯狂激励下由理智写成的作品才是最美的”(纪德)。我不知道作者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会有哪些迷茫,会有哪些疯狂,但我相信他是有的。而这些迷茫和疯狂才是小说得以精华的主要元素。“写作近乎祈祷,首先触及作家,尔后又触及读者心灵的最深处。”只有触及了读者心灵深处的文字才能得以升华啊。正因为触及了我们的心灵,才让我们掩卷,沉思,虽然这些沉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谁能说他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好看的小说。至少十年后我再看,依然能看出很多能让我共鸣和思考的东西来。作者华美且忧郁的的文字,作者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像一弯清澈的水,如此简单却曼妙的回旋,读罢,久久回味不已。无论是对文中唯美且浪漫的爱情描述,思萍仙子般妩媚的身影,还是伤感略带一丝悲凉的结尾,都让我们回味久久。
       真的,这是一个美丽的梦。美丽的忧伤的梦。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更不要说散发着浓郁忧郁气质的美梦了。
       可遇,而不可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纸上爱情》
溪上青青草:发表于 2009-8-26 23:26


这么快就结束了?似乎意犹未尽。

纸上爱情终究灰飞烟灭,这爱情来的突然、激烈、浪漫,去的也如此迅即。冰点与沸点,在现实面前最终都溶解成水缓缓流过,不留痕迹。

家庭终究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宿命。运行途中无论绕多么大的圈子,最终还是画一个圈归于原地。这就是现状,是爱情遭遇家庭,激情遭遇婚姻的常式。当今如此,大概大范围的家庭男女主角都会如此吧?

小说采用对比。突出平淡生活中那个偶尔闯进心灵的仙子般的女人的美丽温柔缠绵,知性果敢可爱,也突出成日在一起演绎锅碗瓢盆生活七味交响的妻子的彪悍无理。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被生活折磨之后的人们都会寻求一种解脱,或者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而采用这个对比就突出了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

小说语言具有散文化的特点,许多言语新颖精致,含着很多思想,具有广泛意义。

小说人物个性鲜明。似乎概括了三种人:其一像华生一样有些落魄,有些失败的男人在现实生活里的无奈。其二像垠一样有平静完整的家庭,但渴望一种激情,一种浪漫,一种志同道合的精神上愉悦,即小城知识分子的追求和对理想婚姻的渴望。其三,晨晨,已婚女人的模式化代表。为日常事务所缠身,变得少了温柔体贴,多了责怪和无理取闹,但誓死捍卫家庭的完整。而这个副主角陆思萍或者之后的大款老婆珊姐,就像一片叶子一样在故事高超时刻飘来,完成一段浪漫之旅之后,犹如一片叶子归于尘土,淹没在俗世里。

华生只是故事的引子。思萍只是人生华彩乐章中的一段音符。晨晨才是生活的主角。垠则在这种真实与虚幻中流浪。终归流浪在异乡的街头,完成一个美丽的梦幻行程。

乱写下这写凌乱的字,越写越感觉是在做梦。一切变得虚幻不堪。谁是真实的?谁是真正可爱的?谁在生活的波峰浪谷间能够逍遥而歌?

爱情只能在纸上?只有字体里的爱情才那么让人朝思暮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溪上青青草: 发表于 2009-8-12 15:35

1、一个简单的旋律,一首并不特别但可以让你记住的诗,一张一晃而过的脸,一滴清泪,一个不经意的笑,它们躲在什么地方或者在什么地方游走,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翩然而至,让你高兴,忧伤,或者难堪。
-------------------最近似乎有所体验。这话有普遍意义。喜欢。
2、教人想起赵树理先生在他的小说里用过的一个著名的比喻。
--------------读书少,很想知道这个比喻是什么?这段把丑女人形象描述的如临眼前。看来老女人还是别化妆了~~~简直是太丑了~O(∩_∩)O哈哈~

吴老三够窝囊,韩若慧简直就不是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兰心儿:发表于 2009-8-21 08:27

您对李梦遥的塑造,可见您审美的特别哟,这样的女子才是真正的美。

……………………………………………………………………………………
路经天没说话。梧桐叶子在街头不时地飘下来。秋天的风把那些灿烂的痕迹留下了,藏在什么地方。其实人有时候也是风吧,不经意的时候,许多丝丝缕缕的东西,一缕残香,一种声音,一个简单的笑,一个下意识的举动,等等,都会留下来的,在记忆深处。
………………………………………………………………………………………………
适时的景物描写,更能烘托出人物的心绪。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竹心棋魂:发表于 2009-8-29 16:31


是的,母亲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离你多远,在你想找她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找到她,在你想见到她的时候,就一定能见到她。这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温暖而可心的大门,地老天荒的对你开放着,抑或就是安宁的港湾,每时每刻都在举着灯火和深情,在等候着,等候着疲倦而伤痛,或者迷了路的你归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愿意为母亲流泪的理由。

        这个世间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往事,唯有母亲不会。

唯有母亲永远不会成为往事,剑锋关于母亲的文字总会使我热泪盈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兰心儿:发表于 2009-8-29 16:45


是的,母亲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离你多远,在你想找她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找到她,在你想见到她的时候,就一定能见到她。这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温暖而可心的大门,地老天荒的对你开放着,抑或就是安宁的港湾,每时每刻都在举着灯火和深情,在等候着,等候着疲倦而伤痛,或者迷了路的你归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愿意为母亲流泪的理由。
        这个世间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往事,唯有母亲不会。

        母亲走后,天飘起了雪。亮晶晶的雪粒儿在街头,在风里,在行人的匆匆里,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在淡淡的菊香里,如柔弱的呼吸,告诉你一个季节的终了和另一个季节的到来。

        刚刚深秋,就飘起了雪。他相信这雪是为母亲飘的。

…………………………………………………………………………………………

刘老师的小说读起来如散文般的节奏,也有散文的美和深情。在描写母亲这段,我被您的文字深深地感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丝路话雨:发表于 2009-8-31 21:24

心中肯定有爱。
有爱才会有恨。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过人与人情感变化的一种情况——其实,恨并不是最坏的,因为有恨说明还有爱。最怕的就是漠然和忘却。
曾经相爱又相恨的两个人多年以后再见面,时过境迁。一人问:你还恨我么?另一人说:你是谁啊。我什么时候恨过你?
想想看。听了此话,那人会有何种心境?比之“我还恨你,恨不得千刀万剐了你!”是不是心要凉透了?

爱恨情仇,说不得啊,说不得。说不清啊,说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丝路话雨:发表于 2009-9-12 21:21

原帖由 兰心儿 于 2009-9-1 07:23 发表
楼上的两位怎么像在说佛语呀!!呵呵,其实真爱才会变成仇恨吧,但我觉得那恨是一种变态。
真爱就要放手,让你爱的人生活得幸福,那才是最真的爱。


嘿。那天看了竹心的回复也是有感:)

心儿说的在理。让爱的人生活得更幸福,那才是最真的爱。
好像这篇小说也有类似这样的话:爱他,就要为他做点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丝路话雨:发表于 2009-9-12 21:22

秋风往事话三情(上)
——读《秋风往事》后感


                                      《往事》                                

                                  ——作者:枫叶剑

                                 秋天多雨
                                 一滴雨的重量,很轻
                                 却能把一声声的叹息
                                 从树上吹落
                                 乱纷纷站在眼角
                                 知道吗
                                 飘零到秋天的时候
                                 因为憔悴,这纷纷的叹息
                                 已经发黄,黄得像
                                 压在箱底的笑颜

                                 心把秋风变冷
                                 秋风把雨变冷
                                 屋里屋外都冷
                                 那么,就赶紧给往事
                                 穿一件外套吧
                                 别让它也受冷

                                 有什么办法
                                 知道吗,只有往事
                                 才能悄悄地保存着
                                 并悄悄地绿着
                                 不至于让心的旷野
                                  在秋风里
                                 一天天地荒芜
                                 一天天地老去
                                 好让树上跌落的叹息
                                 有个去处


    读完《秋风往事》,不由得想起这首诗。往事已去,然而留在往事中的那些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却还在秋风中回旋,不由得在瑟瑟秋风中紧抱双臂,让心情在秋雨中流淌,亦或是在秋阳中张开双臂,让心情在秋阳中也洒下一路的斑驳在明媚中。

    离第一次读《秋风往事》应该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吧。记得那次一口气读完这篇中篇小说,一时半会儿回不过身来,被小说中出其不意的结尾吓着了。只回了一句话:读完小说,眼前晃着一个难以相信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檀香气味。那么刺鼻,挥之不去。
几年后再读,依然有这种感受,不同的是,伴随着那浓浓的檀香,一些伤感的、让人回味的、感动人的情感散发出阵阵浓郁的百合香味儿,也在空气中悄悄弥漫着,一直到今天。同样秋雨绵绵的今天,那些百合的清香悄悄地让我的指尖也笼在一阵阵呼之欲出的澎湃中。于是,在一阵悠扬的轻音乐声中,我敲出了第一行字:秋风往事话三情。
    三情,不言而喻,就是亲情,爱情,友情。在那浓浓的刺鼻的檀香味儿中,一样萦绕盘旋的那阵阵百合香就是这三情的清香。
【爱情】
    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古老话题。在这个故事中依然如此醒目。
    文中有三个主人公。路经天和他的两个朋友,张海亮和吴老三。在作者的精心描述下,也给读者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爱情。

    路经天的爱情是优雅的,也是落寞的。
    路经天是一个传统善良的男子,和这个时代或者说和古今往来所有的男子一样,身旁盛开着两朵花,白玫瑰和白色百合,都含蓄而优雅的把自己最具独特魅力的花香在自己爱着的男人路径天身旁悄悄释放着。
    余楠。路经天的妻子。一个美丽的经典的女子。她本应是一朵艳丽的红玫瑰,却没想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的熏陶下盛开成了一朵白玫瑰。高雅的让人望而生畏。“冷静清醒,聪慧理智,气质高雅”这是作者对余楠的描述,也是路经天和朋友们的感觉,然而这个经典的女人在情感的波澜壮阔中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的默默的承受着一切,用全身心爱着路经天和他的一切。可是,就是因为这份高雅和冷静,却让路经天感受不到爱情的激情和甜美。因为余楠“像他所热爱和尊敬的大姐甚至是一个母亲,而不像他的爱人,虽然每一次他都要为这样的感觉而感到羞愧。”在这朵白玫瑰面前,路经天的爱情必定要落寞。即使他会遇到更多的花儿。
    李梦瑶,一个知性的灿烂而清朗的女子。“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我已经努力过了,不行,我说服不了我自己。”“我只是觉得,一个好男人只让一个女人来爱,太可惜了。”她本应该是一朵红玫瑰,在猝不及防的爱情到来的时候,在激情和热情充溢的时刻,盛开成一朵芳香四溢的红玫瑰的,可是,因为路经天对余楠的感恩和愧疚,拒绝了花儿的盛开,只让李梦瑶在梦中遥遥散发出百合的清香,虽然那份清香已经成为驱散路经天忧郁和伤感的一个情感的港湾,却一直未曾靠岸。
    路经天的爱情是优雅的,也是落寞的。正想许多读者说的那样。作者笔下的女子都是那般优秀。优雅的气质伴随着秋雨悄悄敲击着读者的心房。可是,这些优雅美丽的女子眼神中饱含的那份别样的情愫让人忍不住唏嘘。
    路经天的爱情没有结尾。“爱他,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余楠走了,只拿走了李梦瑶的一幅画。余楠知道,路经天的心里已经盛满了李梦瑶那只百合的清香,可是路经天会接受李梦瑶么?
    爱他,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这份爱,已经太重了。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张海亮的爱情是残缺的,也是让人心痛的。
    张海亮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自古红颜多是非。张海亮漂亮的妻子徐丽却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为了自尊,张海亮自杀过,始终没有换回妻子的忠贞。于是,戴着绿帽子的张海亮把爱情浅浅的放在活着的背后,和一个发廊三陪女开始了另类爱情。
    张的爱情是残缺的。可是读到后来我们却心痛不已。因为让张海亮男性尊严荡然无存的两个女子都在最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忠诚——徐丽在张海亮的丧礼结束后自缢了。“请朋友们理解她所采取的方式。虽然她不该被原谅,但她不能够让这个世界上唯一在乎她的男人孤单。”电脑里留下的这句话让所有的人为之震惊,震惊这样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竟然在此时此刻的死亡面前表现得如此无畏如此坚决。三陪女小娟,一个在爱情边沿线上挣扎似乎永远也和爱情这圣洁的字眼不搭边的三陪女,悄悄地爱着她永远也不能得到的男人。“不是他想像中的浓妆艳抹的模样。小姐的身份和职业特征大都非常明显地写在她们的脸上,她们总是轻飘飘的眼神上。但在这个女子身上他没有看到。她甚至没有化妆,一身黑色的衣服,把她的皮肤衬得很白。她站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远远地望着张海亮的遗像。”“眼泪涌出她的眼眶。她身子软软地靠在旁边的电话亭上:我为什么要离开,我不……”
    残缺亦是一种绝美,张海亮的爱情是残缺的,就像他残缺的人生一样,在秋风中被一缕缕秋雨瞬间扫荡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了那一串串无法言表的苦涩泪珠。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吴老三的爱情是窝囊的,也是让人沮丧的。
    吴老三兄弟三个中最老实巴交的人,最爱母亲的人,最恪守道德和亲情的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在爱情和生活的底层中且行且走的男人。自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吴老三因为娶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女人韩若慧,因为韩若慧那份由爱而生的恨,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生命。也告别了他那乱糟糟的生活。
    吴老三的窝囊爱情源于他“窝囊”的生活方式:老实、木讷,不善交际,贫穷,更重要的是他娶了一个“除了她自己谁也不爱”的女人韩若慧。自私贪婪的韩若慧让吴老三的婚姻生活像秋日里一团即将枯萎的乱糟糟的草,在凌乱的秋风秋雨中终日抬不起头来。当吴老三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自己那让人沮丧不已的婚姻和爱情的时候,却因为生活得越来越好招致了韩若慧的极端嫉妒,由爱生恨。吴老三的生命像一棵草一样软软的无声无息的去了。沮丧叹息,在阵阵浓烈的让人喘不过起来的檀香皂的气味中。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美好的爱情毕竟演绎出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爱情必将酿造出美好的生命之酒。香醇,韵味十足。可是,世间万生,总会演绎出不同的爱情,让我们在静静的秋雨中细细品味,慢慢思量。
    爱情,在这个故事中,绝对不能算是主线,可是我却在三情之中第一个敲起了她。因为,爱情在这个故事中,在这部小说中,被作者用轻扬的笔墨画出了很多条交织缠绕的细线,往往轻轻一笔带过,却被我们读者的心紧紧抓住,因为这些欲说还休的轻扬,已经把那些细线织成了一个厚重的网,网住的何止是秋风,何止是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主题:刘剑锋(中篇小说)秋风往事(完整篇)
丝路话雨:发表于 2009-9-13 14:47

秋风往事话三情(下)
——《秋风往事》读后感

【亲情】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亲情。情感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那是延续我们生命的必须。那也是感动我们生命的必须。
    《秋风往事》中的亲情围绕着母亲这一中心角色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却伤怀的故事。

    母亲,路经天的母亲。一个勤劳善良的母亲,养育了五个儿女,“像树一样茁壮的成长起来”,在那些艰难的岁月中,母亲没有倒下,一直用自己最柔韧也是最坚强的心给儿女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
    母亲是路经天的妈妈,也是路经天最好的两个朋友的妈妈。老实本分的孤儿吴老三在第一次见到母亲的时候就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可亲可敬的母亲也完全把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当作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看:吴老三因为买房没有钱,母亲知道了急忙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连夜赶到城里,为了不打扰吴老三一家,硬生生的在屋外坐了一夜等了一夜;看,母亲知道吴老三和韩若慧的争吵后,苦口婆心的劝说。对待一个非亲非故的孤儿,母亲把自己最温暖的情感奉献了出来,更不要说对待自己那些亲生的孩子们了。
   母亲是坚强的善良的,骄傲的。因为她把全身心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们,因此,她的儿女们也都是爱她的,爱母亲的心都浓缩在对母亲的孝顺上。

    路经天的孝顺是深沉的。
    “母亲静静地躺着。余楠坐在一边。病魔可以让母亲瘫在床上,却无法让母亲的目光失去那地老天荒的清澈和慈爱。这个时候,母亲就用那双眼睛望着他。她一定从他脸上看到了什么。于是,他对母亲一笑。然后,进了书房,让眼泪背过母亲流出来。”
    “路经天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如果把母亲换作他,他能把5个孩子养大成人么?每一次的答案都是:不能。他缺少母亲性格中的那份坚强,和母亲那份如水一样绵长而持久的慈爱,善良,宽厚。而每一次得到这个答案的时候,他都要泪流满面。他没有理由不泪流满面。”
    “他现在怎么能让母亲看出来,他眼里有一串为母亲的另一个儿子流的眼泪呢。”
    “他来到病房,轻轻抓起母亲的早已没有血色的手。在洛河边的土坷垃里,在难熬的年年月月里,就是这双又瘦又小的手,把他们兄妹5个一个个养大,就是这双近乎丑陋的手,把一个母亲的坚强,写进了他的灵魂。”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对于路经天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来说更是如此,即便是在母亲面前。然而,透过作者细腻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路经天对母亲那份深沉的爱。可以说,这份爱,连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都不足以媲美。

    余楠的孝顺是默默地。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文雅女子,因为爱,默默地无怨无悔的照顾着母亲,承受着一个女子能够何不能够承受的一切,身和心。她把一切都包揽过来,为的就是给身边的男人们营造一个放心拼搏的家庭的温暖氛围。因为吴老三的突然被害,母亲病重了,然而余楠没有把这些消息告诉路经天,默默地承受着家庭的突然变故,为的就是让路经天能够尽快协助干警找到凶犯,为兄弟报仇,也让母亲含笑放心。

    吴老三的孝顺是热烈的,也是无奈的。饱受孤苦的吴老三终于有了一个知冷知热的疼爱他的母亲,孝顺之情在这个忠厚老实人身上表现得是如此热烈,如此让人感动。特别是知道韩若慧欺侮了母亲之后,终于痛下决心:离婚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吴老三是爱母亲的,这份爱来的太迟却来得很热烈,他想用自己的余生把对母亲的爱倾情奉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视母亲为生命的人却遭到谋杀,未能尽情尽心孝敬母亲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路经天下定决心找到凶手,为兄弟报仇,为母亲报仇。让那份纯真美好的情感不再抱恨,不再遗憾。

    一份亲情,让人心痛的亲情把几个不同的人物命运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亲情,这份血浓于水的情感也把故事从读者的眼里牢牢地种植在心里。

    读完小说,那些关于母亲的语言一直萦绕在我的眼前。母亲,这位善良坚强的母亲仅仅就是一个母爱亲情的化身么?我,良久的思索着。
“母亲的目光应该永远像清朗而洁净的阳光,站在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能够看到的地方。
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往事,唯有这样的眼睛不能。
所以,他不想让母亲知道杀害老三和海亮的凶手是谁。
海子是对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母亲的。
许多事,是不能让母亲知道的。
路经天突然想起了海子的一句诗:
母亲如门
对我轻轻开着
是的,母亲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离你多远,在你想找她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找到她,在你想见到她的时候,就一定能见到她。这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温暖而可心的大门,地老天荒的对你开放着,抑或就是安宁的港湾,每时每刻都在举着灯火和深情,在等候着,等候着疲倦而伤痛,或者迷了路的你归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愿意为母亲流泪的理由。
这个世间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往事,唯有母亲不会。
    细细读这些文字,你会想到什么?汪国真说“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母亲心灵的广场,是什么?是一份期望?是一份给予?是一份爱戴?是一份至真至情至善的情谊?还一分永不能停止的追求真善美的脚步?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是否,小说在句句含有母亲的美言中,都在隐隐述说着一个心语:那是母亲的呼唤,让我们的心灵回归的呼唤,声声不断,情情不老。

【友情】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如果说没有亲情、没有爱情就没有这个故事,没有人间的沧桑和欢笑,那么没有友情的延续,自然也不会有这些动心的故事了。
    三个男人。在岁月中结成了深厚友情。却因为生活观、爱情观、人生观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最后的最后依然是亘古不变的“殊途同归”的结局,然而在这个秋风瑟瑟的日子读来,还是感到一缕缕遗憾。三个人,三个男人。我们不难想到“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那份友情让古今中外的人在友情面前竖起的大拇指是无法言表的。而今天《秋风往事》中的三个男人:路经天、张海亮、吴老三,不似桃园三义士中的那般壮举,却也感人至深。
    这个故事中的友情不仅仅是三个铁铮铮的男子在岁月中凝成的,还有几个不同的女子在爱人和朋友间的凝成的。友情,让这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温馨的成分。
        匆匆思过。故事结束在落笔的那一瞬间,可是让我们延续的思索一直在,一直在。好像还有很多的感悟已经随着往事在秋风中随意飘飞着。于是,节选这些曼妙的感人的语句,沏一杯茶,放一段音乐。慢慢在往事中回味吧。

    爱和恨之间虽隔着一条河,但是,没有哪条河是淌不过去的。他摇摇头:爱一旦变成恨,就这么可怕么?韩若慧,你太可怕。
    爱着,是美丽的。梦遥说过。
        好像只是一刀,就刺穿了心脏,刀子还插在那儿,而且还会永远插在一个地方――路经天的记忆里。
    秋天的风把那些灿烂的痕迹留下了,藏在什么地方。其实人有时候也是风吧,不经意的时候,许多丝丝缕缕的东西,一缕残香,一种声音,一个简单的笑,一个下意识的举动,等等,都会留下来的,在记忆深处。
    她没理他,只顾画着。一片空荡辽远的原野上,一棵黑黑的树,一只鸟孤单单地站在树枝上,灰暗的光从侧面飘过来,在鸟的眼睛里划出一道晦暗的迷茫。
    清川路静悄悄的。路灯大多已经损坏,只有几盏散着黄澄澄的光,把路面晃得光怪陆离幽幽暗暗。梧桐的影子给灯光怪诞而神秘地拖成及其恐怖的样子。路经天让车速缓下来。车灯如剑一般把那些恐怖和幽暗砍得落花流水,清川路因而显得愈发的静。没有人。只有几片叶子从黑洞洞的地方蹿进车灯里。
    张海亮就走了。像一片叶子,那么脆弱地走了。
    路经天从韩若慧屋里出来,抬头望望灰蒙蒙的天。一片叶子灿灿的如眼睛一样飘过来。那是母亲或者老三的眼睛吗?他想,凶手找到了,母亲老三和海亮他们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心里头是不是可以暖和一些。但是,不能让母亲知道韩若慧就是那个凶手。母亲知道后,她心里头会难受的,那双慈爱而温情的眼睛会变得冷起来,灰起来,比冬天还要冷的,比有雪的天空还要灰的,她也许会这样想:人呀,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有恶?
    母亲的目光应该永远像清朗而洁净的阳光,站在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能够看到的地方。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往事,唯有这样的眼睛不能。
    你还记得我们看许丽留在电脑上的遗言时,梦遥说的那句话么?爱他,就该为他作些什么。我走了。这就是我现在能做的。
    路经天说:喜欢你的竹子,郑板桥的竹子说的是气节,你的竹子说的是忧伤,如南国的雨季一样的忧伤。我要写一首诗,《忧伤的竹子》。余雨声冷冷地说:那是你的事情,你要发表?路经天说:我怕你打断我的腿。画家说:写吧,没人拦你。   一个月后,他让画家看他的诗:一生很短/短得像一根竹笋/一生很长/但长不过青竹上/雨季一样的忧伤……他让画家看过,又当着画家的面撕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7-3 10:00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