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竖琴叮叮

[原创] 红楼笔记----浅谈宝姐姐(49楼更新为“红楼梦中看了三遍才看明白一点的一个情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半壶老酒


    先欢迎!再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山菊不艳花自芳


    花花说的好呢!有太多人就没看过红楼,多是听人家评说红楼,产生雾区很正常呢!说来说去,别看还有个红楼研究会,真真是不知道原创的用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话题说不完,辨不明,越辩越糊涂,好在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是一乐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继续,读帖回帖,个中喜悦缘由,真真妙不可言呢,盖因好帖共鸣之憾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脂砚斋与曹雪芹
        看过和听过很多脂砚斋与红楼梦的联系。那么脂砚斋到底是谁?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语如此的深刻和精辟,被红学家很是推崇。
    脂砚斋从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对红楼梦和曹雪芹的了解,以及与曹雪芹的关系来看,脂砚斋文学功底深厚,似乎参与了红楼梦创作和审阅,并对红楼梦中的很多细节有着很深的了解。也是看过全部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人,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听取过脂砚斋很多建议,并为此做出过对书的章节的修改。
     那么我就有个奇怪的想法,脂砚斋是否也被曹雪芹写进了书中?
     脂砚斋与曹雪芹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红楼梦的参与程度,或者说在现实生活中,曹雪芹与脂砚斋到底是怎么的人物关系?
     脂砚斋一个神秘的人物,脂砚斋也被红学家视为打开红楼梦之迷的重要人物。这样的女性难道没被曹雪芹写进书中吗?
(借此帖发表一下老酒有关红楼的帖子,不再另开了,希望有关心或喜欢红楼的朋友都在此发表高见。这样比较集中,便于查看。打扰楼主安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景宜 + 30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需要不同,审美不同,所以对红楼里人物的评说不同。还是需要决定一切,在红楼里找个虚幻的影子,也算是一种乐趣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汝昌先生认为脂砚斋是史湘云原型,我喜欢这个推论;也喜欢说史湘云是八十回后的第一主角的推论。林黛玉、薛宝钗两者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史湘云上我很少听到争论,人们都喜欢她的乐观豁达的性格,论境遇她比林黛玉还要不幸,这一点在她的身上很少表现,她是把痛苦咽下,留欢乐给大家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写的一篇有关史湘云的文章,今日一并刊出,也算是起一个话题欢迎朋友拍砖】
红楼梦》诞生以来,就有了尊“林”派与尊“薛”派的争执:喜欢薛宝钗而贬抑林黛玉,是彻头彻尾的“薛迷”,他批评黛玉太过尖酸,认为不如宝钗的端重;欣赏林黛玉派,他认为黛玉固然有一些尖酸的表现,但还是挺天真烂漫的,心地也非常善良,不似宝钗那么有心计。两派水火不容,意见不合有互相谩骂的,甚至有挥动老拳打起架来的。但是两派在对史湘云的看法上出奇的同一,可见史湘云在红楼中的地位的凸显。

在大观园中,史湘云的境遇十分悲惨的,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她的婶母待她并不好,叔叔去外地当差时寄人篱下的境遇都不能保证,有时只能做些针线活维持生计,可以说孤苦伶仃不如黛玉。但是她自己的痛苦很少对别人说起和流露,反而却满脸阳光,把快乐送给每一个人。她无视高低权贵,送礼物时不计尊卑,照顾周全,与人相交、一片本色、无功利之心。这和宝钗、黛玉大为不同,宝钗虽识大体又善施小惠,但人事的轻重在她的行事中是层次清晰的;黛玉虽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但封建社会的等级高下,在她的心中亦是泾谓分明的,小姐绝然不会和丫鬟是平等的,孤芳自傲是黛玉的本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是浓墨重彩地塑造史湘云这一人物,读者一闭上眼睛,这个人物就活蹦乱跳地出现:经常身着男装,大呼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这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令人喜爱的人物。

她给我们第一印象是快言快语,她是那种清朗的悠远、飞动的飘逸。一声“史大姑娘来了!”以后立即满堂笑声,每次诗社赛诗,湘云几乎是主角,她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迭宕的风格。咏白海棠,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才情展尽的情况下,她竞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芦雪庵联诗时,她带头吃酒、大吃烤鹿肉,“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饮酒后,诗兴大作,争联既多且好,竟出现了宝钗、黛玉、宝琴共战湘云的局面。众人都笑道:“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史湘云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分子。大家划拳猜枚,饮酒赋诗,呼三喝四,喊七叫八,闹闹的不亦乐乎,这是却忽然不见了湘云:没曾想,更是起了一个高潮,红楼梦中令人难忘的场景“醉眠芍药荫”: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胎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这是简直画,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5-26 00: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