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君雅

[首发] 说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择受苦
作者:柏邦妮 
我20岁那年,是一个电影青年,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就是电影。我决定辍学北上,去心中的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旁听。  
我带着家里给我的两万元(几乎是家里的全部积蓄)和自己攒钱买的几本电影方面的书,开始北漂。  初到北京的日子,我住在北京电影学院旁的招待所里,一个床位每个月要450元。  
当时在北京电影学院拉片室,拉一部电影要6个小时,一个小时3元,总共要18元。学校最便宜的盖浇饭六七元一份,为了拉片,我把一份盖浇饭分成两顿吃,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  
在旁听的第一年里,我没出过海淀区,蹭所有能蹭的课,看所有能看的片,到港台资料室,复印当时买不到的台湾远流版电影书,不让复印的就手抄,我抄完了朱天文的很多剧本。  
在旁听的第二年里,老师介绍我写一部电视剧,30集。现在,我可以坦然承认,那真是一部很烂的电视剧,但在那时候,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所有我写过的作品,都是我珍贵的机会,因为很早我就想明白了,这个行业就像打游戏晋级一样,你得慢慢积攒你的行业资历。  
A级的导演找A级的编剧。如果你是C级的编剧,A级的导演怎么会用你?D级并不可耻,积攒几部,我就是C级,慢慢地一步一步往上走。摩羯座的我从来不相信侥幸,只相信努力。  
对于每一个机会,我都不轻视,每一部片子都是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才能,花费最大的心血而写的。因为我知道,机会只有一次,就是眼下这一次。  
真的很苦。一天写两万字,一大早制片人就打电话劈头盖脸地骂一通,片子被改了不知多少次,宿舍没有网,写完了去网吧传,在网吧查资料,手抄下来再回去写。浑身疼得要死,躺在地板上缓解一会儿,继续写。有时压力太大了,我就自己一个人出去哭,站在三环天桥上,外面下着雪,哭完了,回去再继续写。真的是硬生生写出来的。  
编剧这一行,会写都是其次,能写、爱写才是第一位的。  
后来我写过一个主旋律题材的剧本。一个部队的老编剧说,他们写剧本,按照那些条条框框修修改改的次数数不胜数,怎么办?“谁叫你爱写呢?谁叫你爱这个呢?”说得我当时眼泪都流下来了。是啊,谁叫你爱这个呢?我并不是总能接到剧本,但是总得生活啊,于是我给时尚杂志写文章写了好多年,采访明星。时尚杂志要的是绚丽吹捧的文字,有自己的路数,要命的是几家杂志一起约稿,几天之后,一起截稿,压力大得不可思议。内心的理想和现实的工作有很大冲突,看看自己写的那些稿子,总是痛苦得不行,隔一段时间就责问自己,觉得自己快写废了。我压力最大的时候,手心肿胀,有平常的两倍厚。  
刚出道时,我给自己印了一张名片,上面写道:我绝不辜负自己署名的每一篇文章。很幼稚、很挣扎,但是很认真、很较劲。明星采访、娱乐专题、山东快书、企业改革……我接的每一单工作,我都尽全力去做。  
就这样,一点一点在行业内站稳脚,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2006年,考研第3年,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研究生;2007年,我写了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2008年,我写了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2009年,我和彭浩翔导演合作,写了《撒娇女人最好命》;2010年,我写了舞剧《金瓶梅》;2011年,我写了话剧《北京我爱你》;2012年,我和张一白导演合作;2013年,我和关锦鹏导演、林育贤导演合作。虽然后面这几个项目都没成,但是从写作到做人,我学到了很多。  
来到北京时,我20岁,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并不自信,一无所有。10年后,我还在这个城市里,做着我想做的事,虽然我没有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我也没有去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忍受北京,无论如何都不忍离去?我想,因为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能性。当然,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是可能,这正是残酷之处。我永远记得,每年都有那么几个瞬间,我走出地铁站时,觉得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早几年我回家发现,老家的很多同学过得比我好多了。父母在地方上,他们很容易就进了本地最好的单位,刚工作,家里就帮他们买了房、买了车;结了婚,平时回家吃饭,孩子交给爸妈带,自己挣的钱就是纯积蓄;放假出国,平时淘宝,吃、穿、住、用,比我高不止一个档次。  
也许,我选择了这条路,有时真的很难满足父母最简单的期待,当然我会因此而内疚、难过、自责。但是,我喜欢在北京,做这份工作,做我自己。  
爱一个人,是爱和他在一起的自己。  
爱一座城市,也是爱在其中生活的自己。  
我爱北京,不如说,我爱在北京生活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着我想做的事,虽然我没有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我也没有去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心俱疲有半个月,冲凉后刚到母亲门口,坐床沿的她像自言自语,这边脚指甲我剪不到。我拿了剪刀蹲着给她弄,母亲的脚指甲就如我们拆迁前住的老房子楼顶的空心水泥板---陈旧无韧性。

起身来到客厅,无语哽咽,如果我离开中国或不在了,母亲的脚指甲谁来剪?

2015061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天涯可人 + 5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立波:最可怜就是那些麻雀。证券公司门口那个大屏幕从来就没有红过,一直是碧绿碧绿的。麻雀又不懂,它们以为森林公园到了,一只只朝大屏幕上冲!冲一只死一只。到下午3点收盘,阿姨扫麻雀,可怜啊,麻雀何罪之有!我们的股市不仅玩人,而且玩鸟。连鸟都被你们玩死了,那我们还玩个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王爱莲,补习费呢?”
  林老师的眼光冷冷的。王爱莲坐在最后一排;她永远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她个子也矮。六十个学生冻冻地缩在木椅上,没有人回头,但是不回头,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那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
  “没有补习费,还敢来上学?”
  林老师从来不发脾气,他只是冷冷地看着你。
  “上来!”
  王爱莲抽着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刚好站在我前面;今天,她连袜子都没穿。光光的脚夹在硬邦邦的塑胶鞋里。我穿了两双毛袜。
  “解黑板上第三题!”
  林老师手里有根很长的藤条,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
  王爱莲拿起一支粉笔,握不住,粉笔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块。她又拾起一支,勉强在黑板边缘画了几下。
  “过来!”
  老师抚弄着手里的藤条。全班都停止了呼吸,等着要发生的事。
  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
  然后鲜血顺着她虬结的发丝稠稠地爬下她的脸,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来就肮脏的土黄色制服。林老师忘了,她的头,一年四季都长疮的。一道一道鲜红的血交叉过她手背上紫色的筋路,缠在头发里的血却很快就凝结了,把发丝黏成团块。
  第二天是个雨天。我背了个大书包,跟母亲挥了挥手,却没有到学校。我逛到小河边去看鱼。然后到戏院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发觉每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叫“领衔”的明星主演,却不知她是谁。然后到铁轨边去看运煤的火车,踩铁轨玩平衡的游戏。
  并不是王爱莲的血吓坏了我,而是,怎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发生”:隔壁班的老师大喊一声“督学来了”,我们要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来;前头的林老师换上轻松的表情说:“我们今天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作“鸡兔同笼”。
  要不然,就是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在男生那一排去,面对全班,把裙子高高地撩起来。要不然,就是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在教室后罚站,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要不然,就是张炳煌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要他在下课时间跑步绕校园一周。
  我每天背着书包,跟母亲挥手道别,在街上、在雨里游荡了整整一个月,记熟了七贤三路上每一个酒吧的名字,顶好、黑猫、风流寡妇、OK……
  被哥哥抓到、被母亲毒打一顿,再带回林老师面前时,我发觉,头上长疮的王爱莲也失踪了好几个星期。我回去了,她却没有。
  王爱莲带着三个弟妹,到了爱河边;跳了下去。大家都说爱河的水很脏。
  那一年,我们十一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人生看得那么严肃,你就无法活着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毁了中国教育?!】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

汉武帝以后为什么中国再也出不了一个能够超越诸子的思想家,再也出不了能够影响世界文化的思想呢?因为独尊儒术。我这里不评价儒术本身的对错是非。我的观点是就算儒家思想百分之百地正确,它也不能独尊。思想是要思要想,你独尊一种思想就是不准人家思想,不准人家思想还能有思想吗?—易中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宋朝只是使国民普遍在气质上变得更文弱,那么元朝则彻底打断了中国人的脊梁,后者对国民性的改变是摧毁性的。中国文明最大的一次倒退,应该说是从元朝开始的,蒙古人一直比较残暴,靠暴力统治。元代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上层文化遭遇到了毁灭性打击,下层文化或者说俗文化首次取代雅文化,成为主流。忽必烈就曾发出疑问:“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虽然后来忽必烈决定以汉法治汉人,但对汉人的礼法传统,始终不予重视。有位著名的外国学者曾说:“鞑靼统治不但压迫了为其牺牲品的人民,并且凌辱而且消磨了他们的灵魂。”
由于华夷之辨独盛,所以蒙古人在中国所遇的抵抗是他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最为顽强的。事实上,南宋军队虽称软弱,但是也涌现了众多铁骨铮铮的人物:襄阳之围,宋人坚守了5年。1275年的常州之战,数千守军战斗至死,只余六人,反背相柱,杀敌多人后才壮烈殉国。元兵围扬州,守将李庭芝誓死坚守,甚至南宋太皇太后亲自劝降也拒不接受。他们杀掉元朝的招降使者,焚招降书于城上。“城中粮尽,有自食其子以坚持者”……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十年的抗元战争,最可怕的后果是消耗掉了汉民族最精英的人物。那些有血性、有骨气、有胆量的人大面积地被消灭。有人说,在文天祥赋诗而死、陆秀夫负幼主蹈海而亡后,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体已经灭亡,“崖山之后,已无中华”。这一方面是指中国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另一方面也指中国的脊梁已被打断,中华精神已经灭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7-6 01: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