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餐桌上的植物史(五谷、蔬菜、水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荠菜

  时间已到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天蒙蒙变亮。雪慢慢停住。城门外一大堆灾民在等待城门开放,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如此寒日,大多数人依旧穿着单衣。一个个不顾男女之嫌,老幼尊卑挤在一起,吸取着仅有的温暖。按平常来说卯时都应该开城门了(听评书可以听到点卯这两个词也就是早上5点到7点时候必须去报到),可是现在还不开。好几天城门都没好好开过,有时一天都不开,或者只看一个时辰。底下灾民骚动起来,有领头对城头喊到:“军爷,我们已经冻了好几天了,把门开开好不好啊。”楼上军士不耐烦的说道:“皇上有旨,鞑虏行踪不定,为防止奸细混入城内。”这几日,除运粮,运货的车辆 商人、兵士、官员能进入外,其余百姓不得入内。”说完,再不理城外的百姓的哭天喊地。外面冻死尸骨,一排排,一摞摞如星星点点在城门附近。就算外面百姓能进了城门,他们就是少受点风,多活几个时候而已。

  此时乾清宫里风雨中搏斗已经停止,崇祯还搂着柔软的田妃娘子,那种疯狂带来快感还久久没有散去。此时门外太监禀奏到,内阁房的阁老已经等着,皇上去议事。崇祯有个好处就是,比较勤政。早朝,晚朝啊他基本不太缺席。他恋恋不舍丢开田妃娘娘。开始更衣洗漱。准备走出的时候太监这是递过来一个折子,皇帝问到:“什么东西。”是已故兵书尚书卢象升夫人叫人代奏,请求抚恤折子。”这个吗,应是杨嗣昌去办,怎么直接呈上来了。把它叫给杨嗣昌去料理。这份奏折其实早已报到杨嗣昌那,但是杨嗣昌借故压着不发。好不容易找机会叫给崇祯还叫踢了回去。卢象升是谁?他躺在黑漆棺材里已经一个月了,棺材油漆发亮,散发着楠木清香。这副棺材卢家可购置不起。是京城里几个和卢象升关系不错官员凑钱购置的。并且设灵堂,设帷帐等也都是大伙凑起来的。卢象升家里不甚宽裕,武将本身比较穷,没有文官有什么火耗啊之类外快。而且卢象升是个清官,家里又有一大帮子人。这个兵部尚书尚且比不上一些县老爷过的滋润。卢象升是死后一个月才被找到发现卢象升遗体时候,他身上中了四箭三刀。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身中24箭象个刺猬。杨陆凯是为保护卢象升遗体才中的这么多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葫芦

  这一段时间,上映一部影片叫《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影集团和香港先涛、迪斯尼三家强强联手大制作。张含韵为其演唱了主题歌。陈佩斯参加了配音。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张天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创作这个作品,他给予了葫芦神气的力量。借着这股风,我们就说一下这个葫芦。有人就会问葫芦和蔬菜有什么关系那,有的人以为葫芦只是装东西用的,其实不然葫芦曾经是一种重要蔬菜。

  葫芦分三种,第一种叫瓠子,这种葫芦呈圆柱形状,中间不象大家平常看到葫芦有明显过渡,如上小下大。有过渡但不明显。果肉是白色,嫩的时候可以做蔬菜。第二种叫小葫芦,顾名思义这种葫芦长不大,最大只能长十厘米左右,一般用做药用或者做养蝈蝈的器皿。第三种叫瓠瓜,样子呈梨形。一般用做老了做瓢用。或者当作酒壶、水壶。

  葫芦食用的方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就介绍了好多种,可以当素菜做。也可以当荤菜,比如和肉一起炖着吃。(口感和冬瓜有些类似,自我感觉比冬瓜要好的多)。也可用糖腌起来作为一种蜜饯食用。也可以切成条晒干。他还说,葫芦这东西吃法太多,是一种很好蔬菜。按这口气来是或,王先生是个特别爱吃葫芦的人。记住吃葫芦和冬瓜、南瓜不一样,要嫩着吃。否则等着当啃树皮把。

  葫芦在古代一个重要用处,就是当作容器。特别是酒器,北方的游牧民族多用牛皮囊装酒。而中原民族多用葫芦作为酒器。看水浒,林冲在草料场就有老兵送给他一个大葫芦用来装酒。影视作品中也大多用葫芦作为人物饮酒器具。香港拍的李连杰版《笑傲江湖》就经常拿着酒葫芦饮酒,唱那曲“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虽然曲子和金老先生描述不一样。但却唱出了江湖风雨,豪迈之气令人在耳边不绝。

  葫芦在古代还有重要用处做乐器,它的地位不此于丝竹。葫芦笙最早记载于汉书《礼乐志》:“有葫芦笙。”葫芦笙呵呵可不是少数民族专利啊,它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喜欢听葫芦笙,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戴着耳机听那一首首葫芦笙乐器。那曲子悠远深长,似潺潺流水又似鸟儿鸣叫。沁人心肺使人回味长久。

  葫芦历史非常悠久,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7000多年前的葫芦籽,证明我们先人早早使用了葫芦。有的人说葫芦是中国人最早图腾,葫芦是伏羲、女娲,的转音。虽然证据不足,但从许多少数民族图腾崇拜和传说,证明中国对葫芦崇拜历史长久。

  彝族传说就有:“汉、彝、藏当民族都是一个葫芦里出来的亲兄弟。葫芦是诞生的母体,先祖灵魂的归宿地;葫芦籽是万物的种子;葫芦笙声是祖先的声音。就因为如此葫芦笙受到一些少数民族崇拜。还有少数民族认为:葫芦笙的五根音管是五个同胞兄弟变化而成,有一年天大旱,五人每人拿一根竹管去找天神降雨,可是天神睡着了,怎么推喊也叫不醒,五人吹响了竹管,天神听到这美妙的乐声才醒过来。有一次五兄弟去深山,老父亲盼儿归来,就采集了五根竹管捆扎在一起,吹响后五兄弟听到,知道是老父亲在召唤,立即回到了父母身边。(节自佤族传说《牡帕密帕》)。

  葫芦多籽,且易于繁殖。先民的思维中,他就有象征着子嗣繁衍昌盛意义。另外人从葫芦中诞生也反映了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那种思想情怀。葫芦外型正和那快临盆妇女相像。因此葫芦崇拜也是一种生殖崇拜。它影响了中国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蕹菜

  蕹菜就是我们长说的空心菜,又叫竹叶菜、藤菜、蕻菜。此菜遇水而盛,藤蔓肆意生长。生命力顽强,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它食用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就记述它的栽培方法。由于其好存活,又生长迅速。千百年来它被人们看作是粗菜,它的别名藤藤菜,有着腾腾就长出来意思。川语把如此生命状态称为“滥贱”,一种无拘无束的繁衍。

  金庸先生的《连城决》(这本书往往人们都不太注意)主人公狄云别名就是空心菜,他别名就比较低贱些。他本是一个乡下不懂世事庄稼汉子,也许如果没有人纷扰,他会一辈子静静的呆在乡下。当然与他相伴的还有那从小青梅竹马的戚芳。可是人的贪欲和妄想把他带到一个不属于他的争斗去。最后自己受到冤枉,以调戏老爷小妾名义送进了大牢。受尽了各种折磨,自己所爱的人跟了别人。自己命运就如他的别名空心菜那样低贱。后来他逃出大牢,发现自己所爱戚芳依然爱他,她给自己女儿起了别名就叫空心菜。后来戚芳设法帮他逃离。戚芳虽然过上富贵的是生活,但空心菜这三个字却是她终生难以忘怀的。

  空心菜狄云逃出后,由于奇特遭遇被人认为是人人憎恨的淫僧。由低贱空心菜变为了毒草。富家大小姐水笙更是用马踩断腿骨,他也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后来大魔头血刀老祖劫持空心菜狄云和水笙逃进雪山,众英雄追赶,在雪山发生令人惊心动魄的大战。最后直剩下空心菜狄云、富家小姐水笙、所谓正人君子花铁干。血刀老祖之恶,恶的露骨,但不失为敢作敢当的汉子。而正人君子花铁干的恶是那种埋藏在心底中恶。这种恶是最可怕的,在那种凶险环境的他的恶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空心菜狄云虽然低贱,但却淳朴,心地善良。他这种淳朴最终也打动了水笙,水笙为狄云缝制了羽毛衣服,狄云却不肯接受,因为他认为自己命运太苦、太苦,他不需要这种同情。他纵声狂笑,拿着羽衣,走到石洞之前,抛在地下,在羽衣上用力踏了几脚,大声道:“我是恶和尚,怎配穿小姐缝的衣服?”这是对命运一种无奈控诉。眼泪,悲伤过渡就没有眼泪。困境更能考验感情,随着时间推移,富家小姐最终爱上空心菜狄云,因为他是一个有力臂膀有力呵护着自己那心灵。最后水笙回到雪山一直等待着狄云,她见到空心菜狄云说:“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关怀、爱护、心灵交流。现在过多人要以物质去换情感,但这是不能,为了物质去爱情那不叫爱情,而是一种交换,一种欲望交换。爱情离不开物质,但不等同于物质。

  蕹菜(空心菜)虽然被人看作粗菜,难登大雅之堂,但其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其所含维生素B2是西红柿的8倍,钙的含量是西红柿的12倍。这真是貌似丑陋,却内涵丰富。

  蕹菜(空心菜)生熟都可吃,可荤可素,它可汤、炒,也可以用开水焯过后调料凉拌。它也可作泡菜。它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南方本草》中称蕹菜(空心菜)为“南方奇蔬”,一是它与肉类同烹可使肉味不变;二是在任何地方,均可栽种;三是应时上市,补充蔬菜不足。

  补充一点空心菜因其性寒,脾虚泄者不宜多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莴苣

   杜甫居住夔州的时候,虽说有夔洲都督柏茂琳的帮助.但只是杯水车薪,对于全家长久生计不起什么作用。他不得不过自耕自收的生活。杜甫老先生喜欢吃莴苣,于是在初秋季节撒下种子。准备过段时间吃莴苣。但是他撒下种子左盼右盼就是没见莴苣长出来。他只看到野苋长满这块地。他吃莴苣的梦破灭了,于是他写一篇长诗《种莴苣》以表自己心情。他说莴苣。登于白玉盘,藉以如霞绮”,莴苣应该用白玉盘去盛,就如朝霞那样美丽。他痛恨野苋,指责它“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野苋没品没味的家伙竟然受到如此照顾。骂归骂,最后他写到“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没长成莴苣,再没有面子,野苋也装进筐了,因为一家老小好歹也得吃点绿菜。

  杜甫没种成莴苣关键在于,莴苣的种子超过25℃就不能正常发芽,他选择种植的时间不对。可怜,杜甫老先生吃点莴苣都难。?宋代《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当时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井买卖莴苣的情景,据此描述莴苣可是相当珍贵的。宋代陆游的《新蔬诗》云:“黄瓜翠苣最相宜,海市登盘四月时,莫拟将军青荠句,两京名价有谁知。”莴苣在陆游眼睛里也是非常珍贵的,价格不菲。关键在于莴苣的栽培技术不过关。

   谈了杜甫种莴苣,我们就说下这莴苣。莴苣从两大类,一个是茎用莴苣叫莴笋、或香笋。

  另一个是叶用莴苣,我们通常叫它生菜,这是由于叶用莴苣经常生吃而得名。

  莴苣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有的人认为莴苣是在。隋朝传入的证据是,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
“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呙国在现在的阿富汗、不丹地区)。但是在葛洪《肘后方》已有莴苣记载。因此莴苣传入中国年代更早。

  莴笋荤做也素做,可生食、凉拌、炒食。将莴笋斜切成薄片,那片透明的色泽如同碧玉,加调料凉拌,加上几滴香油。不吃它,光看它色泽就足够诱惑人的。就如那小家碧玉般,无怪杜甫钟情于它。诗人如此,原有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的色泽。

  生菜的嫩叶的营养高。弥漫的淡淡苦味,传送着别样清香。生吃别有一般风味。在我们家乡里生菜是下火锅的好材料。

  莴苣还有比较好的食疗作用,可消积食及通便作用。(见《饮膳正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茼蒿

   三月三,茼蒿下米汤。”这是一句民间的谚语。它缘由茼蒿耐寒性强,上市早。在过去是一种早令蔬菜。可惜茼蒿有一些药味(特殊的香气)和香菜(芫荽)结局一样受到有些人的反感。但也有喜欢这种气味,因人而异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喜欢。茼蒿最早还是用于药材。唐代孙思邈(中国医圣)在《千金•食治》最早记述了茼蒿的名字(不过唐官修《本草》作同蒿)。它的叶子象菊花,且有菊之清香。所以又有个叫法“菊花菜”(它和菊花有近亲关系)。

  说道茼蒿我想到一个故事,宋徽宗的时候有四个有名的奸臣分别是:

  童贯:大宦官,曾经是中央司令员二十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军职最高的宦官。他的当政大大损害北宋的军事能力,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蔡京:大奸臣,宋徽宗的宰相。极其能巴结皇上,是一条绝对的好狗。皇上爱奇山异水。他就大兴花石纲,花石纲顾名思义指的奇花怪石,花石纲害的多少人家倾家荡产、卖儿卖女。不过蔡京颇有艺术修养,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不俗的表现,他的书法是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高俅:这个大家熟悉,因为大家看过水浒,开篇人物就是他。他原来叫高毬,后来那个“毬”改成“俅”。大概他觉得加毛了和野人差不多,改成单立人,也就成了人了。他靠踢球赢得未来皇上青昧,后来被入选国家队主力。平步青云当了高级军事将领。可惜把军队当成自己奴仆,为自己修房,盖花园。使得京城里兵士训练荒废。后来几十万禁军见到金兵如鸟笼散,一溃千里。这和高俅的作为有很大关系。

  何执中:宋徽宗的宰相之一,也是一条好狗。

  当时东京汴梁(开封)民间流传着一个童谣是“杀了穜蒿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穜蒿就是现在茼蒿,杀茼蒿就是杀童贯这条阉狗。割菜就是割了蔡京的脑袋。吃了羔儿就是吃了高俅这家伙。荷叶就是指的何执中。人们对这四个痛恨之情在这篇童谣里得到尽情的表现。这里提到茼蒿,说明北宋时期已经把茼蒿当作了蔬菜之一。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回到故乡山阴(浙江绍兴)时候写了一首诗《初归杂咏》,诗中这样写到“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意思是只有在收割茼蒿的时候,,自己才感到逃离人世的烦恼。这是极端愤怒产生的遁世思绪。空有一番爱国抱负,却得不到施展。临死前他写到:”此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进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充分体现他的爱国之心。陆游也提到了茼蒿,而且种的很多五亩。

  茼蒿作菜,古往今来对它的评价都挺高。元代王祯的《农书》指出茼蒿:“可为常食”。 清代恭宝辰说茼蒿用水焯过。凉拌放香油、醋、盐味道十分好。(见《素食说略》)。

  茼蒿叶柔而嫩,清爽可口。吃法多样,可炒、可凉拌,可做汤,也可作火锅的配菜,还可作饺子馅,在吃火锅的时候,茼蒿是一种不错的下锅菜。

  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入药。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长吃茼蒿对身体很有利。而且茼蒿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病虫见它避尔远之,因此它很少施用农药,是理想的绿色蔬菜。我们那里茼蒿价格就十分昂贵。

  茼蒿和同好谐音,愿天下有情人和多吃茼蒿,同好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芹菜

  江南,春雨如丝,云拢雾罩。湖水绿波荡漾。池塘蛙声初起。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原野苁绿,点缀着细碎白花。芹香四溢,使人如梦如幻。这时何地?云梦泽。《吕氏春秋.本味》中记载着,商代开国之主汤问他的宰相伊尹什么吃的好吃,宰相回答说:“云梦泽的芹菜(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 云梦泽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云遮盖天空中的一切,也遮住人间纷杂。梦无拘无束,就如庄子那样化蝶而飞,飞过那千山万水。云梦泽一个充满梦幻名字,让芹菜诞生此地足见古人之厚重。这也同时表明中国种植芹菜历史很悠久。

  芹菜一个很普通蔬菜,散发着清香。就因为香味,也有人排斥它。(有的人不吃芹菜、茼蒿、香菜这样有特殊香味的蔬菜)。芹菜分细柄和宽柄两种,细柄杆细,香气浓重。宽柄杆粗宽,香气较淡。细柄芹菜是中国古老品种种植特别悠久,《诗经•小雅•采菽》中就有“言采其芹”之句,孔子说不定就是爱吃芹菜的主。宽柄芹菜就是我们长说的西芹,它是引进品种传入时间不到一百年。现在市场销售的大多都是西芹。原由吗,一、西芹气味淡,大多数人容易接受。二、西芹产量比细柄芹菜高的多。其实我更喜欢细芹,爱它那浓郁的香味。烹调之,其味许久不散,令人回味。

   西方吃芹菜历史也悠久,芹菜在西方种植始于地中海沿岸。古希腊人就喜欢吃芹菜,有时拿它装饰房间(要的就是那个气味)。有时竞赛时候,人们会把用芹菜花扎成的花冠戴在优胜者头上。(呵呵,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戴芹菜花,可是现代不是)。美国人往西芹做凉菜(色拉)。

   苏东坡在湖州坐官时候,作诗讽刺王安石的新法,被以用“文字诽谤丞相”的罪名关进了大牢,经过了103天后痛苦折磨后。放了出来,让他在黄州(在湖北,古名蕲州)当个民兵副队长(团练副使),闲暇之余,用吃解闷。在此地他对食物研究更加深刻,跨入美食大家的行列(不知道长胖没有)。他发现当地芹菜不错。就按他家乡春鸠脍(四川眉山)做法,创造出“蕲芹春鸠脍斑鸠”菜肴来,也就是胸脯肉配以芹菜。吃了这道菜后,他写下“霁容天在水,春色柳藏桥”,说明吃后心情特别好。雨过天晴,水天连成一片。春日柳条把桥儿遮掩。(霁指雨停)。苏东坡烦恼了,用美食和旅行看景色来打发。亏得他不去狎妓。(北宋好多文人有这一口)。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都云做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困苦潦倒中写下红楼梦中的诗句。他那时饭吃不饱,写作笔墨字张也都要购置不起。酒精也许摆脱烦恼也种办法,酒也加速了他的早亡。除了喝酒(经常是赊的)外,雪芹也好美食物。他的名字就有“芹”字,也许如此,他和芹菜有不解之缘。他最爱吃雪底芹菜(太巧合),他很崇拜苏轼的“春鸠脍斑鸠”,但是他晚年他吃不上,他只能喝粥,有时喝粥都喝不起。雪儿飘飞,大地苍茫。一代文学大师逝去于潦倒中,他留下了除了伴随他酒壶外,还有那“满纸荒唐言“红楼之梦:。如有找到雪芹之墓,我愿挟一壶美酒,一盘”雪底芹菜脍斑鸠“,一部手抄红楼之梦。撒酒,焚书,献芹。祭奠这位爱吃芹菜的雪芹。

  芹菜清雅翠绿,香味袭人。可炒、可拌,生熟亦可。芹菜和它菜相炒,香味容入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芹菜有降压安神功效,孔祥熙旅居美国的时候,每天就喝西芹汁保养身体。

  明人陈继儒写到“春水渐宽,青青者芹,君且留此,弹余素琴“,悠悠春水慢慢变宽,青青的芹菜散发着清新气味。独座碧水旁。一把古琴,抚琴把歌。忘却一切忧愁烦恼。这就是云梦泽。人的心儿也随之飘荡。。飘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菠菜

  菠菜,我要吃菠菜。菠菜给予我力量。大力水手Popeye以迅雷不见掩耳的速度吞下一罐菠菜。随着标志性的音乐的奏起,他的肱二头肌开始急剧的膨胀,膨胀到与他体型极其不对称。在摆几个健美造型后。然后把反动人物布鲁诺打的落花流水。

  这是动画片大力水手每集必有的情节。小时候不太喜欢吃菠菜,不由哀叹可怜大力水手怎么天天吞菠菜(大力水手动画片天天都有,播了老长时间)。那时候一见到菠菜,就想起大力水手,心里也想到菠菜给予我力量把。可惜,再吃我的肱二头肌还是没有变化。

  菠菜原产在波斯(伊朗),菠菜流传到中国是唐朝的事情了(也有说是汉代,但无证据),《唐会要》就记载着,尼波罗(也作泥婆罗,现在尼泊尔、印度一带)进贡菠菜给唐太宗,说其根为红色,做熟后味道不错。《新唐书-西域传》也记载了贞观二十年(公元647年)进贡菠菜的事情。当时称其为菠棱菜。不过炼丹的道士称其为波斯草,并特别喜欢吃菠菜。原因据说是吃菠菜可以化解丹药后带来的不适感。可惜菠菜传入晚了,要不晋朝那些服用五石散狂士们犯不着去裸体奔跑。他们吃药后心中燃起熊熊烈火也许能压制一下(五石散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力)。

  唐太宗也许喜欢吃菠菜,因为他喜欢炼丹吃药。他子女众多也许和他吃丹药后性欲旺盛有关(他活了五十岁,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 这还算不算夭折的)。可惜唐太宗菠菜刚吃三年,就由吃丹药呜呼哀哉了。(吃菠菜是否能解丹毒我没能找到依据,但菠菜补血之功效,确实能减少汞中毒带来不利影响)。

  菠菜有很多别名,其中有一个别名就是红根菜(见《滇南本草》)就取的其根的颜色。还有个别名叫鹦鹉菜,也是由此(更形象些,菠菜翠绿,根紫根,就如一个巧舌鹦鹉)。

  说到鹦鹉菜,想起来一个有趣传说。说是乾隆下江南时,微服私访。饥渴难耐,于是和随从在一农家用饭。农家主妇从自家的菜园里挖了些菠菜。给皇上做了个菠菜熬豆腐。乾隆食后颇觉鲜美,极是赞赏。饿了吃什么都香,否则传说中朱元璋吃的翡翠白玉汤(臭豆渣,剩汤)都当成无比的美味。但也说明农家主妇手艺的确不错。乾隆问其菜名,农妇说:“金镶白玉版,红嘴绿鹦哥”。乾隆大喜,封农妇为皇姑,从此菠菜多个别名叫鹦鹉菜。

  菠菜生命力顽强,在寒冬之日依然不凋(零下十五度才枯萎,其根零下三十五度依然存活,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菠菜)。于是苏轼在一首诗写到“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见《苏轼全集》卷九诗六十九春菜)。就表明菠菜的耐寒,菠菜如同披了铁甲一样不怕冻(可惜穿铁衣服更冷,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菠菜富含纤维,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可通肠导便。便秘者可多加食用。菠菜炖豆腐虽然是好菜,但菠菜富含草酸,与豆腐钙质结合,影响钙质流失。因此烹调前最好过水焯一下,以减少草酸含量。另外菠菜不易多吃,尤其结石更注意。草酸沉淀易结晶,会诱发结石(我说的是不能吃太多,一般不会有事情)。

  看古天乐演的河东狮吼有一首菠菜之歌,歌中唱到 “来来我是一个菠菜 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让我们随着富有节奏感菠菜之歌舞动起来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瓜

  夜,万籁俱寂。这应该是人们进入睡眠的时候。大街上却是“鬼火”游荡,那是穿着各种各样鬼装小孩提着挖空南瓜做的南瓜灯。街上有好多骑着“扫帚巫师”翩翩起舞。(西方人用扫帚飞行、阿拉伯则是飞毯、中国人最厉害,腾云驾雾的飞行)。这是怎么回事?这是西方万圣节(西方鬼节)。每年十月三十一日夜晚,这个盛大化妆舞会游行都要进行,“南瓜灯"、"巫婆的扫帚"、"黑猫"和各式妖怪鬼魔的服装都已成为万圣节的标志。它已经成为西方三大节日之一(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

  在这个节日里到处可以看到化妆成妖怪鬼魔孩子,他们提着南瓜灯跑到邻居家门口。问,要款待,还是要恶作剧。邻居们马上会把好吃好喝给孩子们,如果没有给,那么男性也许会抹上口红,女性也会被沾上胡子。万圣节也是孩子天堂。圣诞节是划雪橇老爷爷送给孩子们礼物,而万圣节确是孩子们尽情的索要。

  南瓜灯的样子十分憨态可掬,它是一个整个南瓜挖空,南瓜外面绘刻上笑眯眯的大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用线穿好,用竿子挑着。那可爱大脸四处游荡,换取孩子们美食。(现在中国大城市万圣节也有南瓜灯卖,但是大多是塑料的失去其本质意义)。

  由南瓜灯想起这个大大的南瓜。南瓜有好多种,大体上分为中国南瓜、西葫芦、笋瓜这三大类。由于这三种有时杂交的厉害,不太区分。一般来说,体积较大,表皮呈橘红色,果肉较粗,味道较浓,含糖量高,作熟有绵感的为中国南瓜。笋瓜体型较大成圆柱形,含糖量少。西葫芦又称南美南瓜,体型较小些,含糖量也比较低。

  中国南瓜原产在亚洲南部(印度尼西亚、缅甸),当然也有说是产之美洲。但是在元代贾铭的烹饪著作《饮食须知》就有南瓜的记录。元代时候美洲还没有发现,所以此说法可取性不大。元代的王祯所著的《农书》中说:“浙江种植一种南瓜,适宜在避光的环境下种植。秋天成熟,外皮色泽金黄。可以储藏到春天。也证明了元代中国已经种植了南瓜。西葫芦和笋瓜传到中国时间比较短,大概100多年(它的原产地公认在美洲)。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在元代宫廷里,有一次宦官们演戏给皇上看。一个宦官扮演卖瓜的,另一人则扮演买瓜的。瓜有好多种 有冬瓜,南瓜、西瓜等。买瓜问:“西瓜多少钱一个?”卖瓜的回答到:“一两银子一个瓜。买主马上摇一摇头,叹了一口气说:“我是穷苦人,买不起这瓜。”说完,又指着旁边的南瓜说:“买黄的吧”。卖瓜说道:黄的也不便宜,黄的二两。”话还没说完。只见一个装着开水的茶壶飞了上去,正砸在卖瓜的人脸上。扔茶壶的是皇上,皇上怎能不龙颜大怒那,黄的不便宜,黄的二两。也可听成皇帝不便宜,皇帝二两。那不是骂皇上吗。宦官也是找死,让开水一浇,再加上两颗门牙。不过也算幸运,没有掉脑袋。

  有人提过,东(冬),南、西 都有瓜,怎么没有北瓜。其实南瓜的别名就是北瓜。南瓜把两个方位都占了。

  南瓜(中国南瓜)吃法很多,但由于含糖量高 ,口感绵软。不适于做炒菜。可以炖着吃或蒸着吃,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细棉可口。南瓜(中国南瓜)除了作菜,也可做糕点馅料。

  笋瓜和西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做菜,一般用来炒菜。如火候到位,其口感十分清脆。

  红军在江西根据地时候,经常以南瓜为主食。吃南瓜照样打胜仗,南瓜贡献可不小啊。

  南瓜可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还富含锌,是补锌的好食物。

  南瓜子是平常常见炒货。它含脂肪较高,口感清香,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南瓜子并可驱虫,消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冬瓜

  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阿尔多普已经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他想睡也睡不着,城外郑成功军队的炮声如同爆豆子一样接连不息。那一声一声炮声在摧残他的心灵。他把他那毛茸茸黄发揪来揪去。可是就算拔光他的黄发,变成秃子又有何用,人家照样发炮。他看到桌子上的火枪,也许火枪对着自己太阳穴一响,那时长着翅膀光屁股天使会接他去天堂过好日子。可惜他实在下不了那个决心。这是1661年5月2日夜晚,郑成功率领三万大军在金门誓师的第十一天。

  郑成功从4月29日登陆台湾以来,荷兰的部队就无法与之抗衡。30日,高喊“圣明的主与我们同在”250名士兵企图偷袭郑军,叫郑军啃的骨头渣都不剩。他们的主很圣明,荷兰鬼子想他了,就带他们上了天堂。从热兰遮城(现在台湾台南)派来阿尔多普增援部队不敢应战,直得逃回赤坎城。阿尔多普就迎来了我们开始提过的那个夜晚,那是赤坎城被围的第三个夜晚。

  郑军已经切断水源,赤坎城里荷兰兵已经两天没有水喝了。不过现在他们还没有喝尿的勇气。快天明时候有人挑了一桶下了泻药的冬瓜茶送到赤坎城内给荷兰人喝,冬瓜熬制的冬瓜茶的颜色很象咖啡。于是他们误以为是咖啡,喝得特别高兴。结果一个个差点把直肠拉出来。拉的他们人仰马翻,本身就没水喝还再拉出水来。我的天啊,这太痛苦了。第二天,阿尔多普就率领军队投降了(再不投降他们就要变成肉干了)。呵呵,这个冬瓜熬制的冬瓜茶功劳不小啊。

  说道冬瓜茶我们想到了冬瓜,它成熟时候,表皮有层薄薄的白霜,就如冬天下的霜雪似的。所以谓之冬瓜。也有的地方叫其东瓜。还有别名叫枕瓜(它长得大且长,象枕头)。

  冬瓜原产中国,在中国栽培时间至少有两千多年。公元三世纪初,汉人张揖撰《广雅释草》中就有冬瓜的记载,当时称其为地芝。冬瓜生长期很长可达一百多天。又因它多在夏天播种,因此往往在初冬收获它。(刚好也应了冬瓜二字)。杜甫写了一首叫《孟冬》诗:上面就有“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语句,这表明冬瓜的特征,在落霜时候收获它。

  宋代诗人郑安晓《咏冬瓜》诗中写到“剪剪黄花秋夏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莫笑,腹里能容数百人。时间流逝,年复一年, 冬瓜开着黄色的小花。它那浑身白霜皮令人喜爱。它憨态的样子大家不要笑,因为它肚量很大能“容百人”(夸张手法)。冬瓜写到这份上,也挺有意思。

  冬瓜可炒、可汤、可炖。但冬瓜口味淡(也有人喜欢这种清淡味),需要别的东西去给它喂味。湖北名菜冬瓜鳖裙羹,就是把鳖裙鲜味融入冬瓜,那羹里冬瓜味道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冬瓜可以做蜜饯,冬瓜条是常见的甜食。

  这里我提一下,冬瓜历来是养颜美容的极品。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用冬瓜瓤熬汤洗脸、洗澡,可以让人皮肤白皙光滑。《食疗本草》中说:“冬瓜仁可以可以让人面白如玉,可以放在脂粉里使用。唐代医药学家孟诜说得更厉害:“要想减肥让身体轻盈,则要常吃冬瓜。要想增肥就不要吃了。(这一点是否有效,我不得而知,但好多书都说冬瓜是健美食品,再加上冬瓜含热量低,应该是不错减肥食品)。因此mm们可以多吃冬瓜,用冬瓜瓤搽皮肤。

  冬瓜小时候浑身张满了毛且比较长,这个毛还比较硬,人碰到会感到疼。冬瓜长大后毛就不是那么长了,毛变的比较软,但依旧比较浓密。过去有学理发徒弟就用给冬瓜剃毛当练手艺的。有一个笑话就讲到,一个人拿冬瓜练剃头。不过有个毛病就是每次刮完,把剃刀给冬瓜上一插。师傅告诉他这样子不好,但是不听。后来他开始给人剃头了,有一次他正剃头,别人叫他有急事。他一着急,把人家脑袋当冬瓜了,把刀子给人家脑袋一插。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给人警示就是坏的习惯不要养成。呵呵,冬瓜我说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沈括的《补梦溪笔谈》曾经记载一个这样事情,张尚书曾经当过鄂州崇阳县令,崇阳县这个县土地很广阔,但是老百姓不耕田不织布,靠种茶叶为生。这个张县令一看,这不行,就鼓励人们把茶树砍掉,改种桑麻。于是当地茶园渐渐变少,桑麻种植变得盛行起来。张县令此举是鼓励多种经济发展,就是放在现在也有一定道理。

  嘉祐年间政府改变征收茶税的方法。其他地方人们被茶租搞的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时候。唯独崇阳张县令不怕抹官帽压力,把茶租努力控制最小(税收和国家利益是个很奇怪结合体,减少税收会减少政府收入,但又会促进经济发展。政府收入减少又导致政府对基础设施投入,这又影响经济发展。所以这个平衡点掌握是很重要的)。当地老百姓为了报答他,为他修庙烧香,像神仙一样把他供奉起来。(人没死那,就修成泥塑,我认为不是那么舒坦)。

  有一次一个老百姓进城买了几个萝卜,被张县令发现了。抓进衙门,张县令眼睛一瞪,惊堂木一拍。衙役们威武一喊。张县令竹签子一扔,说到打他的屁股。二话不说,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把裤买萝卜人子一扒,于是竹板子与买萝卜人屁股发生物理作用,物理作用结果是屁股变红且局部青紫类似于猿猴臀部(打的少,否则就由屁股就会由一个口,变成多个口来)。为什么要打买萝卜人屁股那,张县令抓他时候告诉他,城里人买菜是正常,因为他们没有地种。而你这个乡下人光顾了种茶种桑树,不种菜。白白费钱,所以该打。(公召谕之曰:“邑居之民,无地种植,且有他业,买菜可也。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笞而遣之。)

  后来当地老百姓,每家都开菜园子。谁不敢不种,进城买菜要打屁股啊。老百姓给萝卜起一个新名词叫“张县令菜”)。张县令此法有些不妥,因为经济发展就要促进商品的流通,有的人种茶,有的人种菜。各自通过经济手段交换自己产品,这种流通能大大促进生产。中国资本经济在明朝后停滞,关键原因是自足的小农生活阻碍资本经济发展。

  上面故事提到的萝卜,说明萝卜在当时占有很大地位。(就是在十几年前萝卜和白菜也是北方人冬季最主要蔬菜)。萝卜是中国最古老蔬菜之一,《诗经》里就提过它,它名字叫菲。萝卜又可称莱菔(中药里就有莱菔籽,指的就是萝卜种子)。西游记中唐僧回到东土大唐的时候,唐太宗款待四徒四人盛宴中就有花椒煮莱菔这道菜(谁说萝卜上不了宴席,不过当时中国人没有开始吃花椒)。

  萝卜品种很多,按季节分春夏秋冬都有萝卜(比如说春萝卜),颜色也有很多种(粉红、紫红、白,青绿,我们那把紫红萝卜叫热萝卜)。

  北方人除了把萝卜熟吃外,习惯把萝卜凉拌生吃。由于萝卜中含有芥辣油,有一股辣味。且吃后,喉咙和胃部有烧灼感。这让人很不习惯。现在有些新品种的萝卜辣味比较淡,可以让更多人容易接受些。但是有些人不喜欢,他们喜欢就是那种辣味。

  萝卜除了根部以外,萝卜缨子也可作菜。萝卜缨子生吃熟吃均可,它也有一点淡淡辣味。元代诗人许有壬写的诗就有“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齑”,他说萝卜缨子更适合做腌菜。六十年代初毛主席招待朝鲜客人。宴席中就有一道很特殊的菜肴,用萝卜苗和叶柄烧制的一道热菜。可见萝卜缨子可以提到很高的地位啊。

  萝卜可祛痰,气管炎患者适宜使用。它并可以止泻对腹泻者有利。萝卜种子有杀菌作用,中药中多用。

  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粮食困难。萝卜救了老家不少人命。我父亲用棉被衣服等物走上百公里到山里,去换萝卜换玉米。他饿的不行了,吃了人家门口盆里放着的给猪吃糠萝卜,叫人家发现了。人家可怜父亲,换萝卜的时候就多给了一些。一手推车萝卜,解决了多日家里人吃的问题,他们把萝卜和糠皮混在一起蒸着吃。萝卜给那个年代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4-12-29 03:44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