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原创] 醉笑读书贴——穿越宋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甫建国就偏安一隅。文人的气度终是小了。
杯酒释兵权说明赵匡胤有仁心。扩而大之,揣测他是不忍战乱继续,百姓涂炭,才偏安,可惜,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四的纳谏

贫富分化与丛林规则即使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依然大量成立,何况距今1000年前的宋朝。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一件事物会简单的多,而底层的人民可能要的就是这样的简单与知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把它放在作家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中去读,才能深刻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深刻主题。欲读懂苏轼,必先了解苏轼的生平,而欲知苏轼的生平,必先了解苏轼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苏轼一生从政,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就是他的生活经历,也是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如小梦的《读书贴》中推崇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柏竹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柏竹?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而。

     寥寥数语,啥也没说,既无议论,也未抒怀。曾经”西北望,射天狼“的苏大学士,这是怎么了?

     小梦点评说:这篇散文,只有85字,然于景于情于叹,虽惜墨如金,却光烛万丈。

      以前只从语句表面读到了闲情逸致,如今,了解了宋朝的时代背景,和苏子毕生经历后。苏子的这篇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写下小文,我读出更多的是,自嘲悲凉以及与张怀民同为被贬人的同病相怜之情。
     -------------------------------------------------------------------------------------------------------------------------------------------------------------------------------------------------------------
     
     读书对到这个份上,才算读出味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1-5 00:4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