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柳蝶儿

【转载】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人愿吃“闭门羹”


  唐代冯贽在其所著的《云仙杂记》中,曾经引用了《常新录》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宣城的一个姓史的妓女,选择客人有自己的原则:遇到自己中意的客人,就很热情地接待;如是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或者是下等客人时,就让他们吃些羹,以表婉拒。客人见羹即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这就是“闭门羹”的由来。
  中国人讲究饮食,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所谓羹,原来用肉类作原料,后来也用蔬菜做,到后来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不知道那位姓史的妓女用什么羹来打发客人,但以羹待客,总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
  可惜的是,如今的拒客之道,一般是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比如,有时候去拜访某些人,对方却架子很大,轻易不肯出面。电话预约,明明在家里,却说是出差了;明明闲着,偏要说很忙。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但给别人“闭门羹”多了,倒是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拜访别人吃“闭门羹”,这倒没什么,可有时候去政府机关办事,遇到这种情况,事情就耽误了。“领导不在家”、“正在开会”、“改天再来吧”等理由,总会让人扫兴。这样的理由多半是推托之词,目的就是让来访者回去。按照规定,正常上班期间,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办公,尽职尽责,不能缺位的。事实上,这些规定,虽然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但真正落实的却不多。
  当然,对于有些“闭门羹”,我们应当拍手称快。官场上,送礼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人心照不宣,人人难以摆脱这种“潜规则”。有些人为了牟取利益,跑官送礼;有些人谄媚上司,大肆贿赂。如果不给他们吃“闭门羹”,岂不是乱了套?这种“闭门羹”实在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夏雨教化人


  春秋时期的管仲不仅以其思想成为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对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为中国成语宝库中的经典,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人。其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词别有深意。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个典故。梁国宰相孟简子因罪逃亡到了齐国,受到了管仲的热情接待。当管仲看到跟随孟简子的只有三个人时,就问:“难道你在梁国时候就只有这三位门客?”孟简子说:“岂止是三人,共有三千多人。”管仲感到很迷惑:“你现在逃亡,那他们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离开你呢?”孟简子就介绍了三个门客:其一是父亲死后,是孟简子帮助安葬的;其二是母亲死后,孟简子安葬的;其三是兄长被抓进监狱后,孟简子设法营救了出来。因为孟简子对他们都有恩德,所以他们才追随着他同患难。
  管仲闻言感慨万千,想自己辅佐齐主变法革新,虽然让齐国国力强盛,但是也得罪了很多人。安顿好孟简子后,管仲说:“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意思是说,我不能像春风一样吹拂人心,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人们,以后一定会穷困潦倒的。
  管仲发出这样的感叹不是没有道理的。古语有云:“己欲利,先利人;己欲达,先达人。”帮助了人,人家自然也会给回报的;而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袖手旁观,自然是会失去人心的。后来,这句话就比喻为及时地给予人帮助和教益,也作“春风夏雨”、“春风化雨”。
  但是,也有人把这个词用错,比如:“喝罢酒,他摇摇晃晃地走在路上,春风风人,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勿乱抛“橄榄枝”

  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葡萄牙国家队教练斯科拉里因为辉煌的执教经历,吸引了很多国家足协的青睐。有些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用上了“辉煌纪录晃人眼,四国足协争相伸出橄榄枝”的标题。无独有偶,还有媒体对荷兰前锋范尼世界杯结束后的去向给予广泛关注,报道是这样说的:“就在比赛取胜后不久,德甲豪门拜仁俱乐部总经理鲁梅尼格就向范尼伸出橄榄枝,希望范尼能够在下赛季转会拜仁。”

  有关“橄榄枝”的典故,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的第八章。为了摸清洪水泛滥的情况,诺亚放出鸽子去试探。当时世界上一片汪洋,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再次放飞了鸽子。等到晚上,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还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求和,便可说伸出橄榄枝。比如,去年《新民晚报》有则题为“美国向伊朗伸出橄榄枝是作秀”的报道,便揭露了美国对伊朗政策改变的虚伪性。
  上文所引的例子中,四国足协显然是向斯科拉里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出任主教练一职,而不可能是和他讲和,更不可能是在绿茵场上停止比赛。而鲁梅尼格邀请范尼转会拜仁俱乐部,也绝对不是想让范尼不射门得分。所以,不如直接说是邀请加盟,少“伸出橄榄枝”。
  另外,还有一种用法。比如,前不久在俄罗斯召开了八国峰会,中国也应邀参加了峰会。媒体报道时,所用的题目是《八国集团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同样是用“橄榄枝”,意思是说其余七国希望同中国加强合作,建立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战略关系。所以,这里的“橄榄枝”倒没有用错,可“抛出”一词,却是不太礼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时已有“走后门”

  “走后门”一词据说出自北宋年间。宋徽宗即位后,以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蔡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民间对此多有讥嘲。
  在一次朝廷宴会上,聪明的艺人们借机演出了这样一幕戏:一个大官坐在公堂上,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可是由于其所持的戒牒是哲宗年间的,结果被判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了度牒请求补发,但是由于他是哲宗年间出家的,所以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问道:“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旧时钱文,如何处置?”这个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说:“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在上述语境中,“走后门”一词既是对蔡京所作所为的一种嘲弄,也是对官家牟取私利的一种讽刺。后来,这个词比喻为通过托熟人、拉关系、送礼行贿等不正当手段,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私下获取某种利益。
  对照中国特定的观念,在汉语语境中,前门喻指正规的法定的规则,而后门则喻指各种各样的非正规途径,特别是指人情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鼎没有拿第一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是一项全球关注的赛事,精彩的比赛不仅让全球观众看得过瘾,更吸引了无数媒体参与报道。一时间,有关世界杯的报道不计其数。
  7月10日,新浪网体育频道刊发了一篇文章,对世界杯决赛进行了报道,题目是《决战柏林:意大利问鼎成也齐祖败也齐祖》。先不说文章写得怎么样,单从这个标题来讲,已经让人很失望了。本来意大利已经夺冠,偏偏用了“问鼎”一词,显然这是错误的。要是按照作者写的那样,很容易让人犯嘀咕:莫非意大利和法国的决赛还没有结束?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等特殊意义。
  “问鼎”的典故出《左传·宣公三年》,说的是楚庄王率军来到洛阳,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遭到王孙满的斥责。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随着词义的发展,“问鼎”已经扩大了它的意义范围。本来“问鼎”是指“图谋夺取政权”,只限用于政治斗争中,现在则可以用在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在体育比赛中使用频率更高,一般表示运动员或者运动队“力争夺取冠军或第一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何以引凤凰

  现在人们在招纳人才时,往往会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就像用梧桐树来吸引金凤凰一样,很多用人单位希望用优厚的待遇来延揽人才。那么,为什么梧桐树会吸引金凤凰呢?它又有什么来历呢?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象征祥瑞的神鸟。“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凤凰的华贵和祥瑞之气使得龙的传人们争相附凤,还成为俊杰之士的代名词。
  如此高贵的神鸟,为何对梧桐“青眼有加”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梧桐乃古之嘉木,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梧实不食。《庄子·秋水》说:“雏(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由此可见梧桐是多么的高贵了。
  由于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所以人才也往往归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写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与以前殷实之家在院子里栽种梧桐表达祥瑞之意不同的是,如今的“梧桐树”已经有了更多的物质载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七八糟”两战乱

  “乱七八糟”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在现实生活中也被频繁使用。在解释这个成语的时候,“乱”解释为“无序、无条理”,而“糟”原意为“酒糟”,后来引申为“把事情办坏”。即便是在词典上,“乱七八糟”也是被解释为“很无序,乱糟糟的”。
  一般认为,“乱七八糟”这个成语同历史上两个重大的事件有关。“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取得了胜利。
  “八糟”,同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有关。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所以这次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传”和传记无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凡是名人的传记都开始称“大传”了:《秦始皇大传》、《孙子大传》、《吴三桂大传》、《宋美龄大传》……好像只有“大传”才能配得上名人,不在“传”之前加个“大”字似乎就对不起传主。这样的思维之下,“大传”满天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样跟着感觉走,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编。《国语》一直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补上了《左传》之不足,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以记录其轶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篇”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之立名,内则言于理本。”古书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相对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到汉朝初年,《尚书大传》有时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搭不上边,动辄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作者对于“大传”的真正意思并不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地解释了习惯成自然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4-12-29 18:47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