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12|回复: 49

秋风咋起(中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州巨富吴上宝在准备迎娶他的第9个女人的同时就已经决定迎娶第10个女人了。吴上宝把迎娶第9个女人的婚期定在夏天,把迎娶第10个女人的婚期定于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洛州的那条前无古人的公路建成的日子。具体是哪一天呢?吴上宝说啦,哪一天洛河发大水哪一天就是他与第9个女人的婚期,哪一天那条洛州历史上建成的第一条公路上跑来属于他吴上宝的汽车,就是他与第10个女人的婚期。要是不发大水或者那条公路没有建成呢?吴上宝说啦,那就不结婚。在洛州和山外有着几千百亩良田无数座油坊和洋货店,甚至在洛河中游的洛阳城都开着商铺,占据着洛州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的吴上宝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结婚娶妻这件事情上他同样要做第一。他的财富在洛州是第一;拥有老婆的数量,是第一;洛州城里地盘最大,店铺最多,洛州城里有一多半人口都是他雇的伙计,顺洛河往东行10多里的柴峪沟,那个来往于关中与陕南湖鄂的必经之路的地方,林立的酒肆饭铺,旅店戏楼,差不多都是他的,势力也是第一。但这还远远不够。洛州人结婚大多是骑马坐轿,没坐过船,没坐过汽车,见多识广脑壳灵便的吴上宝就想破了这个例。吴上宝说,洛州在洛河上游,洛河在洛州境内水小,虽然撑不起大船,但到夏季涨水呢?暴涨的大水连一个个村舍都冲得没了踪影,还漂不起个船?为此吴上宝早在半年前就从丹凤龙驹寨请来船工,给他造船,他要成为洛州历史上第一个用船娶妻的人。婚期嘛,不用请人测字瞧日子,哪一天洛河发大水,哪一天就是他吴上宝的婚期。至于用洛州人做梦都没有见过的汽车娶老婆,对吴上宝来说也很简单,修一条汽车路不就完了。

吴上宝确定娶新的女人的消息传过来时,柴赖赖微微一笑。英俊聪慧却家贫如洗的柴赖赖一个蹦子赶回柴峪沟,对正在门前扯着长线摇着纺车的柴女女说:吴上宝犯了个错儿。纺车吱吱咛咛的响着,柴女女左手转着纺车,右手高高地优美地扬起来,把银亮亮细纤纤的线拽到蓝荧荧的天上去。穿着白底红花粗布衣服的柴女女在柴赖呈看来,就是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那么美丽而轻盈地在柴峪沟的蓝天底下飞翔,飞得他心里都有些发疼。

柴女女就是洛州巨富吴上宝将要娶的第9个妻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画儿 + 5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刘剑锋


   

如果柴赖赖能预见柴女女会被吴上宝看中,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硬拽着柴女女在那个春天去逛柴峪沟的。柴女女本来不想去,他劝她说,这么好的天,待在家里干啥,走。

柴峪沟是在洛河北岸这高高大大巍巍迤迤的大山上割出的一条曲里拐弯的伤口。柴赖赖把柴峪沟叫伤口。看来柴峪沟注定是要成为他心上的一道永远的伤口了。柴峪沟是条石沟,到处是又黑又青的岩石。岩石在沟两边陡立着,顶着绿生生的草树藤蔓,把天割成蓝汪汪的一条曲里拐弯的带子。一股流水清清澈撤地从幽幽的深山里淌出来,在青石和乱草中淙淙地流。与流水相伴的是一条日夜繁忙的著名的官道。这条官道向北穿过秦岭到潼关,南越洛河翻蟒岭到丹江边的龙聚寨,是连接关中秦华与陕南荆襄的重要通道之一。柴赖赖不清楚这条道是什么时候热闹起来的,他只知道这柴峪沟热闹的模样不让洛州城,吴上宝就喜欢柴峪沟,他在这儿修了个园子,亭台楼阁的,常年住在这儿。柴峪沟一年四季日日夜夜驮骡成群人如潮涌,西北的皮货盐巴铁器药材,湘鄂的青瓷茶叶洋布香油,与八方客商的南腔北调民情风俗,在这沟里扎成了堆挤成了河。柴峪沟的青石道上给骡马的蹄子踩出无数个老碗大小的圆坑;道儿的两边竖着一根根石柱,每到夜里这石柱上就挂上灯笼,红红的灯笼像长长的火的河流,把黑黑的又无穷大的山拦腰缠住。沟顶有街有巷,旅店饭铺,给牲口钉掌的,卖狗皮膏药的,耍猴玩蛇的,充斥其间。还有一座戏楼,大戏唱个不休。柴峪沟里光戏楼就有两座,后来吴上宝又修了两座,溪流和官道两边是密密的店铺商行酒楼饭肆。骡马驮队的吆喝声商贩的叫卖声铁匠铺骡马店的叮当声戏楼的唱戏声,与沟里的汗味饭铺里的酒香味儿戏子们脸上的油彩味儿混在一起,混成了柴峪沟自己的气味儿。从这气味儿里走出来,向南,是一片平展展绿生生的原野;走出原野便是镜一般平而清秀的洛河。

柴赖赖喜欢柴峪沟的气味儿柴峪沟的热闹。他想柴女女也应该是喜欢的。事实上柴女女就住在柴峪沟边的一条沟里,她却很少到柴峪沟里走。原因很简单,她妈不让。柴女女生下才四个月,她的父亲就让来自广州的客商的一头骡子踢下沟去,跌成一滩肉泥。20多岁开始守寡的母亲觉得柴峪沟人太多情况太复杂啥去事都可能发生,她不能允许她一辈子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女儿到柴峪沟去冒险。

春天的那个阳光很好的早晨,柴赖赖趁柴女女母亲到后院晒刚刚染好的粗布,拉上柴女女悄悄去了柴峪沟。

柴峪沟可热闹呢。柴赖呈对柴女女说。

那天柴女女简直和那个春天一样好看。抹了油似的辫子乌溜溜地饶在白得发亮的脖子上,脸蛋又红又润像把柴峪沟崖畔上的花香抹在了脸上,眼睛干脆就是洛河湾里的那一个又黑又清澈的深谭,或者说黑得像夜,亮得像星星。

柴女女穿着自己做的白底红花的衫子。多好看的花衫子。花衫子把柴赖赖的心撩拨得嗵嗵直叫唤,于是在半道上,趁着没人,柴赖赖就把手抻进了那花衫子里,捉住那两只如从锅里蒸出来的白面馍一样又软又光又热又圆溜的东西一个劲儿地摸,摸得柴女女闭上眼睛鼻孔直喷香气。柴赖赖得寸进尺,把柴女女往草窝里拉,想解开她衣服做那事,那事他们过去是做过许多次的,但这次柴女女坚决拒绝了,她红着脸说:你胆儿也太大了!大白天的,让人撞上,是你死,还是我死?!

柴女女脸红得像她的花衫子。

多好看的花衫子。

后来柴赖赖一直责怪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有让柴女女穿点别的衣服?为什么总是以为非常聪明的他,竟然没有觉察到这件好看的衣服上藏着一种危险?

柴赖赖领着柴女女在柴峪沟口的街市上溜达。

他给柴女女买了两块香喷喷的胰子,一条说是来自杭州的丝绸料的手绢。然后一起吃了炒凉粉,还有热腾腾的油糕。柴赖赖还要柴女女吃山阳的糍粑,被柴女女拒绝。她说:你以为你是吴上宝哇,这么花钱。

太阳照到头顶的时候,他们从人群里挤出来准备回家。

一个穿黑稠大褂戴一副黑眼镜的小男人拦在他们面前。柴赖赖恭恭敬敬叫一声:吴掌柜。

这人就是吴上宝。

吴上宝并不看他,而是看柴女女:你这花衫子很好看,是自己做的吗?

柴女女像所有女子那样把长长的辫子在手上绕来绕去,用夜晚和星星似的眼睛望着那人。

因为戴着眼镜,不知道吴掌柜看的是柴女女的衫子还是别的什么,柴赖赖没去多想。他殷勤地吴上宝对说:是她做的,这布还是她织的呢。柴赖赖显得很自豪。

这花,也是她染的喽?吴上宝问。

当然。柴赖赖自豪得都有些收拾不住了。几天后他就明白这哪里是自豪感,简直是愚蠢。要不是柴女女拉了他的手说,咱回吧,他的愚蠢恐怕还得持续一阵子。

他们就回去了。

四天后,吴上宝的管家常乐领着一个女人来到柴女女家。

常乐呵呵地对柴女女说:女子,该你享福了。

他是来提亲的,洛州著名的大富豪吴上宝要娶柴女女。

于是,柴峪沟在这一天成了柴赖赖心上一道永远的伤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刘剑锋


   

这一年天旱。从春天开始就没下过一滴雨。洛河两岸大田里裂的缝子能掉进去人,庄稼一把火都能点着。大旱并不影响柴峪沟的繁忙与热闹,却影响吴上宝成亲。天不下雨洛河怎么涨水?洛河不涨水怎么行船?洛河不能行船吴上宝又怎么成亲?好在吴上宝好象并不着急,一如既往地经营着他的生意,不紧不慢游刃有余。他为什么要着急呢?他家里还有8个老婆伺候他呢,着什么急。着急的不是吴上宝。

是柴赖赖。

柴赖赖希望这年的干旱一直持续下去,地老天荒地持续下去。在持续的过程中洛河水逐渐变小再变小最后彻底断流,沧海成桑田,让吴上宝这狗杂种一点点老去,老得牙掉光头发脱尽身子骨瘦成洛河滩里的一只晒干了的螃蟹,永远也别想娶上柴女女。柴女女怎么能嫁给吴上宝?在柴赖赖眼里柴女女是一朵只为他开放的花,是一只为他飞翔的蝴蝶,是一块只为他耕种的地,怎么可以给吴上宝?吴上宝是个什么东西,除了有钱还有什么?矮敦敦的个头,圆留留的身子,又粗又短的胳膊腿儿,一条腿曾经给狗袭击过,有些跛,走起路来像给人割了脚筋似的摇摇晃晃啦哩邋遢,整个一个站着行走的王八。一个王八凭什么要娶9个老婆?一个王八凭什么要和蝴蝶一样的柴女女在一起?般配么?吴上宝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王八样儿,就来向柴女女提亲,要脸不要?

吴上宝像个王八,像个真王八。柴赖赖对柴女女说。

柴女女茫然地望天。柴峪沟的天是很好看的,搭在洛河边的黑黑绿绿的山上,蓝得跟洛河的水洗了似的,除了几抹如柴女女手上又白又亮的棉絮一样的云丝外,干净得连一丝尘粒儿都没有。但这个时候她还有心思看天么?

你还看天。柴赖赖说,你想跟王八过一辈子么?

你才想跟王八过一辈子哩。柴女女接下来开始纺线。

纺车吱的一声响起来。纺车转起来像一个偌大的蝴蝶。蝴蝶在柴女女灵巧的手上吱吱咛咛地飞着。钢锭子上已经缠了许多线,它转起来像个饱满圆润的白口袋,细纤纤银亮亮的线不断的通过尖尖的锐利的锭子装进口袋里去。柴女女白白嫩嫩的胳膊上下挥舞着。柴女女浑身都是白白嫩嫩的。柴赖赖想。柴女女身上的白嫩像水一样的通过那棉线流进了那只口袋。

柴赖赖不知道有什么法子才能阻止柴女女嫁给吴上宝。柴赖赖想不出法子。这让他觉着自己很丢人,尤其是在柴女女跟前丢人。柴赖赖心里很难受。难受的味道类似于疼痛,像给那呜噜噜转着的钢锭子扎着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刘剑锋


   

吴上宝的大船造得很顺利。他让他最信任的管家常乐来监督船的整个造船过程。常乐腿勤心细,脑壳好使,深得吴上宝的喜欢。据说他背着吴上宝在柴峪沟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骡马店,平时出租给来往的客商行人,这些事情其实吴上宝是知道的,但他喜欢常乐,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去赚些银两。他几乎天天都待在洛河边的造船工地上,对造船过程实施严格的全方位的监督。船是严格按吴上宝的设计造的,船体大,从远处看起来更像个大戏楼,气势宏大,富丽堂皇,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劲头。船上要雕梁画栋,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都要出现在船的每一个细节。甲板像个小院落,可供他和新娘子以及众多的客人散步。还要有客厅,能放下两张桌子;还要有个宽敞的卧室。总之,这船在船体的设计制造等方面都是不可重复的,要代表一种时尚,成为一个精品;它必须是洛州乃至整个陕南的第一船,在时间上具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意义。常乐告诉那些造船者,不要怕花钱,吴掌柜这辈子可能缺很多东西,唯一不缺的就是钱。到6月的时候船已经基本造成。又用去一个月的时间,7月,该是发大水的季节,船如期完工。船就停放在洛河滩上。于是,这年7月的太阳好象都聚集到了河滩上,远远近近的人们赶集似的络绎不绝地涌来看洛州有史以来的第一艘船。这种阵势像过年。一年当中7月大约是个相对寂寞的日子,没有什么比较重大的节庆活动;刚刚收了麦子,天又特别的热,人们更愿意待在家里过几天松弛懒惰的日子。吴上宝却有办法让寂寞的7月热闹起来。吴上宝在这年的7月制造了一个节日。吴上宝这些日子当然极其风光。他为什么不风光呢?他创造了洛州的一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他让洛州人第一次见到了船,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他不风光谁风光呢?风光着的吴上宝现在只等着一件事情,天降大雨,洛河涨水,好让这船去迎他的第9个女人。吴上宝风光着并等着洛河发大水的时候,柴赖赖却在难受着。他也去看了那艘船。可真大真气派真富丽豪华呀。柴赖赖看船的时候闻到了一股来起自南方的生漆味儿。从南方弄来的生漆呀,为的是弄一艘只能在洛河发大水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的船。吴上宝,你真行。柴赖赖在心里说。

如果说吴上宝是除了钱什么都拿不到人面前的大富豪,那么柴赖赖则是除了英俊聪明外什么都拿不到人面前来的穷光蛋。他的父亲曾经是个闻名遐迩的大赌棍。父亲和一伙从洛河尽头的洛阳来的赌徒在柴峪沟街上摆开了战场。父亲没吃没喝苦战三天两夜,经历了他赌博生涯里最惨重的失败:他输掉了柴峪沟街上祖宗传下来的一大院子青瓦房,这还不算,他把老婆也搭给了那伙洛阳人。柴赖赖的母亲知道自己被输给人的消息后,一根绳子把自己挂到了房梁上。几天后父亲在洛河边被人用石头捶掉了脑袋。那一年柴赖呈刚好9岁。9岁的柴赖赖开始在柴峪沟一个人寻找自己的生活。9岁的人能有自己的生活么?柴峪沟街的后面有个寺院,一个叫悟能的和尚收留了他。他本来是一直要做和尚的,但16岁那年到洛河里挑水,遇上了洗衣服的一个女子,柴女女,他只瞥了了柴女女一眼,就改了注意。他对悟能说我不想作和尚了,悟能一笑说:随缘吧,出家人虽清苦些,可少了不少烦恼;尘世间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却险恶丛生,你好自为之,好自为之吧。离开寺院,他到柴峪沟吴上宝的一家洋货店里做活。柴赖赖跟着悟能和尚除了颂经还读了不少的书。这些书足以让他应付店里的日常经营而且加上他灵便的脑袋瓜子,把生意做得比别的店更好一些,这就得到了吴上宝的夸奖:不错。第一次见吴上宝,柴赖赖的印象是:王八,一个纯粹的王八,富甲洛州的吴上宝就像一个王八。吴上宝对他的夸奖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还有物质上的,每月他比别的伙计多拿几块大洋。柴赖赖当然感激吴上宝,尽管吴上宝像个王八。他现在的生活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挣钱,盖一座房子,然后把如花似玉的柴女女娶回来,生一堆娃娃。虽然他有喜欢吹牛的毛病,但这个生活目标却很实际,简单明了,非常实在。然而几年过后他发现这个目标却离他还比较遥远。他把压在床铺底下的大洋点了又点,发现它只能替他买几根房梁。他有些沮丧,沮丧之后就有些恨吴上宝。吴上宝长一副王八相却有着花不完的钱,而他柴赖赖这么精干这么漂亮却在受穷,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娶不回来。这不公平。好在柴女女并不嫌弃他的穷。她耐心地等着他,等着他把她娶回去。这让柴赖赖多少有了些安慰。春天的时候他就拉了柴女女的手说,走,到柴峪沟街上去,这么好的天。一个王八似的男人就拦在了柴女女的面前。如果说过去柴赖赖对吴上宝只是轻描淡写的嫉妒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刻骨的仇恨了。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要被别人抢了去自己却一筹莫展想不出法子,简直是一种天大的耻辱。一种属于男人的耻辱。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0 收起 理由
丝路话雨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6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刘剑锋。
好朴实的语言,描写用笔又是非常劲道。
称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刘剑锋。
好朴实的语言,描写用笔又是非常劲道。
称赞。
景宜 发表于 2011-4-6 17:19



    xiex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欢迎一个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柴峪沟一年四季日日夜夜驮骡成群人如潮涌,西北的皮货盐巴铁器药材,湘鄂的青瓷茶叶洋布香油,与八方客商的南腔北调民情风俗,在这沟里扎成了堆挤成了河。柴峪沟的青石道上给骡马的蹄子踩出无数个老碗大小的圆坑;道儿的两边竖着一根根石柱,每到夜里这石柱上就挂上灯笼,红红的灯笼像长长的火的河流,把黑黑的又无穷大的山拦腰缠住。沟顶有街有巷,旅店饭铺,给牲口钉掌的,卖狗皮膏药的,耍猴玩蛇的,充斥其间。还有一座戏楼,大戏唱个不休。柴峪沟里光戏楼就有两座,后来吴上宝又修了两座,溪流和官道两边是密密的店铺商行酒楼饭肆。骡马驮队的吆喝声商贩的叫卖声铁匠铺骡马店的叮当声戏楼的唱戏声,与沟里的汗味饭铺里的酒香味儿戏子们脸上的油彩味儿混在一起,混成了柴峪沟自己的气味儿。从这气味儿里走出来,向南,是一片平展展绿生生的原野;走出原野便是镜一般平而清秀的洛河。

——这段描写,很是详尽。仿佛把人带到了百年前。这种集市的热闹和繁华我们这儿也有。看史料介绍过的:)不过,如今都成了历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4-6-10 13: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